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寺庙 (第1/2页)
崔瑾回去之后就狠狠洗了个澡,他去势得早,早已没有了寻常男人的欲望,今天姜堰搂着他亲的时候,他感受到了抵在他腰部的硬物,如此蓬勃,让他想忽视都难。 果然知人知面不知心,太子看着是个清风霁月的模样,没想到却那么龌龊,对自己一个太监都硬得起来。 崔瑾心想,看来以后自己要远离他才行。 虽然如此,可过了几天后还是遇见了他。 崔瑾奉皇后的命令去给太后送花,经过御花园的时候刚好碰到陪皇帝出行的姜堰一行人。 “奴才叩见皇上、太子殿下。” “起来吧。”宣武帝威严的声音传来,他看了看崔瑾身后太监捧着的花,问他:“崔公公这是去给谁送花?” “回陛下,奴才是奉了皇后娘娘的旨意,去给太后娘娘送她最爱的牡丹。” “不错,皇后有心了。”然后他又转头对着姜堰说:“朕去看看皇后,太子要不要一起?” “儿臣今早刚给母后请过安,但儿臣已有多日未见皇祖母,儿臣想与崔公公一起去探望皇祖母,也为父皇母后在皇祖母面前尽一份孝心。”太子恭敬地回答。 “好,太子有孝心,既如此,那你就去吧。”宣武帝满意地点了点头。 “儿臣遵旨。” 等宣武帝离开后,姜堰走到崔瑾面前,一派温和地看着他,仿佛昨天的事都不曾发生过一般,“公公,咱们走吧。” “奴才遵命。”崔瑾躬着身子,鸦青色的眼睫毛垂下来,并不去看姜堰。 姜堰走在前面,崔瑾跟在他的后面,姜堰透过眼角的余光看着崔瑾,眼中划过一抹暗色。 到了太后宫里,太后看到太子,似乎还有些惊讶,“太子怎么过来了?” 姜堰行完礼后,跑到他面前撒娇,“皇祖母,孙儿想您了。” 太后顿时喜笑颜开,“好好好,皇祖母也想你了。” 一阵寒暄之后,她才看见后面站着的崔瑾,崔瑾行完礼后,向太后禀报:“娘娘,这是皇后娘娘特意为您挑选的牡丹花。” 太后看着那两盆鲜艳的牡丹,对崔瑾说:“哀家这里有两件上好的玉如意,你等会儿给皇后送去。” “奴才遵旨。” 随即立在一旁听这祖孙二人的吩咐。 姜堰和太后聊了一会儿之后,太后还想留他用膳,姜堰回答:“皇祖母,今日父皇还找孙儿有事,孙儿改日再来您宫里用膳可好?” “好,既然你父皇找你有事,你就先去忙吧,别耽误了正事。” “是,那孙儿就先告退了。” 等姜堰离开后,崔瑾也领着太后吩咐的东西往皇后宫里走去。 没想到刚出殿门,就撞到了等在一旁的姜堰。 崔瑾被他撞得往后就要摔去,姜堰眼疾手快地揽住了他的腰,等站稳后,姜堰没有立即放开揽在崔瑾身上的腰,反而他借着斗篷的遮拦,在崔瑾的腰上不断摩挲着。 崔瑾意识到之后立马就推开了他,并后退一步,眼睛冷冷地看着他,姜堰被他这样看着,倒也并不在意,反而关切地问道:“公公可还好?” “多谢殿下。”崔瑾道完谢之后就想立即离开。 可姜堰拦住了他,“孤是特意在这里等公公的。” 特意在这殿门口等?你是故意的吧? “......不知殿下找奴才何事?” “孤也要去母后宫里,不如与公公同行?” “......奴才遵命。” 两人一起走在宫道上,姜堰不时找他搭话,崔瑾作为奴才,再不想理他也只能回答他。 “虽然如今不是寒冬腊月,可这乍暖还寒之际,公公还是要多穿些衣物,免得着凉了。” “是,殿下。”崔瑾并不多言。 中间姜堰又说了许多,可崔瑾的回答总是“是,殿下。”或者“好的,殿下。” 姜堰忍不住盯了他一会儿,然后对他道:“公公可还是为着几日前的事情生气?孤不是故意的,谁叫公公那样好看,孤一时忍不住就......” “殿下慎言!”崔瑾还不等他说完就立马打断,他看了看周围,所幸后面跟着的宫女太监离他们有一定的距离,但也难保他们不会听见。 “公公?”姜堰委屈地看了他一眼。 “殿下,那日奴才早已忘了,只当无事发生。”见他似乎还要再说,崔瑾只好先将此事盖过。 “公公既当无事发生,那过几日可否陪孤一起去寺庙求平安符?” “奴才不敢。”见姜堰脸色阴沉地看着他,他只得补充道:“况殿下身边定有人陪侍,哪里能轮得上奴才。” “公公不愿陪孤去寺庙求平安符,看来还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