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之城_第二十章:另一个出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另一个出口 (第1/3页)

    清晨的沧海市一如往常,初升的yAn光柔和地覆盖着这座沿海都市,然而这份平静却只是暴风雨前短暂的假象。

    早晨七点,一篇署名「匿名受害者」的投书刊登在国际知名媒T网站上。这篇投书极为详细地描述了作者自身作为镜面计画「B-30」样本的痛苦经历,包括从七岁时被挑选,之後被逐步进行人格分解与重组实验,持续遭受心理C控与记忆抹除,甚至数次濒临崩溃的边缘。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绝望与无助,犹如沉重的巨石,压得者喘不过气来。

    不到一小时,这篇投书便引起了全球媒T的疯狂转载,迅速占据了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位置。各大社交媒T平台上,投书内容引发了极大的愤怒与震惊,许多使用者在留言中纷纷表达对涉案组织和监管机关的强烈谴责。

    「人类到底能为了达成某个目标,走到多麽无情残酷的地步?」一位网友在社群网站上写道,短短几分钟内便获得数万转发。

    上午十点,另一则由知名媒T刊登的匿名投书出现,这位投稿者自称镜面计画的前研究人员。这篇文章进一步证实了受害者的指控,揭露了更多镜面计画的内幕,从计画的资金来源到组织内部的阶层架构,都有带到说明,甚至公开了几个核心研究人员的代号与职位。虽然投书内容刻意模糊处理,让人无法连接到具T涉事人员,依旧是引起了各界的重视。

    这则投书的出现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将原本已沸腾的舆论直接推向另一个高峰。各国主流媒T纷纷转载,国际调查记者联盟也立即启动跨国调查,力求揭开更深层的黑幕。

    「人X在这里彻底沦丧了。」某国际知名报纸的评论专栏如此写道,「当我们为了某种虚妄的进步,牺牲我们最脆弱的群T时,进步还有什麽意义?」

    这起事件也迅速成为全球舆论探讨的焦点,许多知名学者、作家与社会评论家都相继发表声明与文章,讨论人类道德底线的界限在哪里?当科学研究与人权发生冲突时,我们该如何抉择?

    「我们不应该只谴责犯罪者,」一篇知名专栏文章写道,「我们更应该问自己:为什麽这样的事件能长久地被忽视?究竟是制度的失效,还是我们习惯X地对某些事情视而不见?」

    沧海市顷刻间成为国际媒T和舆论的中心,各国记者纷纷涌入城市,市政府、公安局和各相关机构都被记者包围,寸步难行。大量记者追问着同样的问题:「沧海政府真的毫不知情吗?」、「为什麽这样的罪行可以长年被隐藏?」。市政府门前,愤怒的市民和人权团T持续集结抗议,要求当局立即给出明确的答案和道歉。

    「我们的城市怎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一位年长的市民哀伤地质问道,「那些孩子们该怎麽办?未来谁来负责?」

    随着舆论压力不断升温,国际人权组织与联合国特别调查委员会也迅速展开了行动,谴责此事件涉及的组织与监管单位,呼吁国际社会必须全面彻查,追究责任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当人类以科学之名,侵犯基本的人权与尊严时,我们该如何守护我们最基本的良知?」联合国特别调查官员在记者会上痛斥道,「如果连基本的人X底线都无法维持,这个社会还能称之为文明吗?」

    沧海市陷入了前所未见的动荡与混乱,街道上人声鼎沸、议论纷纷,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愤怒与疑惑的神情。

    ---

    沧海市郊外,一处隐密的地下会议室里,灯光昏暗而压抑。

    长桌两旁坐着镜源组织的数名高层主管,每个人神情紧绷,面sE铁青,桌上的文件散乱地摊开,显示出事件已经严重到失控的边缘。

    「我们的通讯频道已经被追踪了,资料泄漏已成事实,整个计画恐怕必须暂停。」一名主管冷冷地说道,声音低哑。

    「停止?你知道这会造成多少损失吗?投资者会如何反应?」另一名高层愤怒地敲击桌面,「我们不能就这麽认输!」

    「现在不是争吵的时候。」坐在主位的灰发男子终於开口,声音带着一种绝对的冷静,「沧海才刚进入第二阶段初期,撤离造成的损失还在可控范围内。问题的关键是内部泄密者。我们必须迅速肃清组织内的不忠者,将剩余资源转移到其他地区,保证其他项目的安全。」

    「但B-30怎麽办?」一名年轻主管低声问道,语气中藏着犹疑,「他的身份即将曝光,他很可能已经恢复部分记忆——我们不能冒险让他继续活着。」

    一瞬间,空气似乎凝结了。

    另一名年长成员皱眉:「不过……我们无法确认他是否已完全恢复记忆。现在杀掉他,风险更高,会引发舆论怀疑。现在的焦点已经在我们头上,再引发一桩命案,恐怕更难压制。」

    「更重要的是,」灰发男子翻开一份资料,冷冷开口:「沈致平临Si前,藏起了几份核心机密副本。若我们动了B-30,那份资料会被曝光,整T计画将彻底崩毁。」

    「所以当下的策略是——监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