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晏天祈/情窦初开与君心难测 荀初景收到密信 赵安信的无奈 (第1/1页)
曹公公原本站在院门外弯腰等候,本以为陛下此去大概要与荀质子好生沟通交流,预计时间不会短。 结果,没等一会儿,他就见到自家陛下,黑沉着脸色,怒气冲冲地大步出来。 “陛下……这……” 正待问明安排,只听晏天祈沉着嗓子怒声呵斥:“回宫!” 语气中,带着几分咬牙切齿的味道。 曹公公心下疑惑,强行按住即将冒头的好奇心,弓着身乖觉地准备车驾,摆驾回宫了。 这天,也不知荀质子令陛下受了多大的气,只听见书房里不时传来霹雳乓啷的声响。 他紧锣密鼓地叮嘱着手底下的干儿子们,让他们手脚麻利,小心触怒龙颜,自个儿心下也是诧异不已。 自打陛下登基以来,他还从未见过对方有如此情绪外露的时刻。 即便是此次紧急将司马大将军调出京,也仅仅是稍有深沉,并未像今天这样。 这会儿,他眼角余光瞥见,陛下阴着脸,端着茶水,紧皱着眉头,过了约摸一刻钟功夫,还是一动不动。 眼瞅着茶水从冒着热气到飘着茶油,直到在茶杯上烙下一圈茶垢,都始终没有消减。 而陛下这脸色却一点一点变得阴沉,黑得有些渗人。 “砰!” 突然一声巨响,晏天祈一手将茶杯磕在桌上,眉头锁得死紧。 曹公公噤若寒蝉,心下叫苦不迭。 得,又来了! 数不清这是今天的第几回了,每一次这样的声音响起,他心下都一个颤栗,生怕陛下雷霆大怒,拿着他开刀。 可偏偏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像是刀子悬在脖子上,高高提起,却一直没有落下,直教人心惊胆战。 “曹公公,朕的折子要你放在御案上,你放在茶台上是为何?” 突然,一阵阴晴不定的声音响起,气氛一瞬间直达冰点。 曹公公心下泪流满面、痛苦万分。 任他有几百个胆子,也不敢随意摆放陛下的折子啊!明明是陛下刚刚才让他摆过去的,眼下又忘了个干净。 只是,他这样的奴才,怎敢数落陛下的不是,能每天起来,看见自个儿脖子还架在肩膀上,就已经算是福大命大了。 于是,听到训话后,他立马跪在地上,叩头认罪。 “是奴才糊涂!奴才笨手笨脚!望陛下恕罪!” 说着,他脑袋抵着手背,良久不敢抬头。 只是很久没听到对方回应,还以为大祸临头,但是等了约摸一盏茶功夫,没有听到训话,心下越发疑惑不解。 于是他暗暗抬了抬头,偷摸摸瞧了瞧这位年轻帝王的脸色。 这一瞧,让他几乎吓丢了魂魄。 只见,往日里深沉莫测的雄主,此刻手掌摁着心脏的位置,忧愁地蹙着眉头。眼神有些飘忽闪躲,目光不时闪过几分怨念与恼恨。 这表情让曹公公一瞬间产生诸多联想,几乎立马回忆起冷宫里的几位深闺怨妇。 思及此,他当即不敢再看,后怕之余直接掐断了思索的苗子。 这天夜里,他胆战心惊地接过后妃们的牌子,颤颤巍巍等待帝王的选择。 白日里看到的表情突然又浮现在脑海中,他几乎有些端不稳手中轻飘飘的盘子,唯恐在帝王口中听到他揣测的几个字。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晏天祈竟然已经调整好了心绪。 这位城府颇深的君王,居然在短短半天之内,硬生生按住了略微失控的心绪,直接将可能萌生的情愫掐死在摇篮里。 这一刻,他表情出奇得冷静。 为了制衡和稳定朝中大臣,晏国后宫没有立皇后,世族家嫡女与寒门子女同时列入四妃之位。 他清了清嗓子,姿态一如既往地高深莫测,转瞬食指对着盘中牌子一指,道。 “最近世家动作频繁,朕合该安抚,就去婉妃宫中吧。” 闻言,曹公公不知心下该作何滋味,只是对仅有一面之缘的荀太子产生了一丝好奇。 “奴才领旨。” 他低头叩首应下,内心暗暗感慨一句,君心难测。 另一头,荀初景的住处。 好不容易将有些粘人的尹大公子赶走后,他借着月色清洗身子,起身时似是不小心撞上了货架。 胭脂水粉妆奁啪嗒啪嗒掉在地上。 荀初景佯装忙乱地捡拾水粉盒,行动间,隐秘地将一个带有特殊印迹的妆奁藏进袖口。 动作轻快淡然,没有丝毫异样。 完事后,他缩在木炕上盖起被子,手指在被褥下翻开妆奁中的字条。 一排用特殊方式烙刻出的字迹坑洼不平,很快被他破解出含义—— “已至尚京,一切顺利!” 次日,赵府。 朝事后,赵安信突然收到了宫里的传话,要他前往上书房议事。 本以为或许有其他大臣一起前往,不料到了地方才知道只有他一个。 心里正暗暗纳闷,结果晏天祈开门见山,直接指出了自己的要求,几乎单刀直入,完全针对荀质子。 第一,陛下发现了荀初景反常之处,要求赵安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代替司马永卓的职责,严密监视荀国质子的动向。 长生教出现的时机太过巧合,让人不得不怀疑是有人刻意为之。 但此时形势严峻,不宜再与荀国产生争端。因此只是监视,暂时不动杀机。 第二,特意引出赵安信独子赵桀,指出他与荀初景的可疑关系,趁机敲打,杜绝徇私枉法。 荀初景甘愿赶赴晏国为质,背后绝对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有必要,甚至可以利用赵桀与他的隐秘关系,引出对方的谋划。 而这场谈话,除了晏天祈身边亲近的几个人外,就只剩下君臣二人知晓。 也是这一刻,赵安信才真正了解到,陛下对荀国滔天似的忌惮之心。 他迈着有些老朽的双腿,踩着宫中烛火的影子踏出宫门。 此时正值夏末,树叶簌簌作响。过往百姓熙熙攘攘,不知有几人窥见这偌大尚京的腥风血雨。 “起风了……” 赵安信皱起眉头,轻声感慨。已经有些褶皱的脸上,布满了风雨欲来时的肃穆。 于是,自这天起,他对于独子的态度就有些放任自流,似乎已经放弃了对赵桀的管教。不论对方沉迷声色,走鸡斗狗,或是明里暗里与荀质子媾和,都佯装不闻不问。 在这之前,他一直都清楚自家儿子是个什么德行,虽说恨铁不成钢,但也不忍心苛责。 实在是他与亡妻感情深厚,唯一的儿子像宝贝一样疼宠多年,从未奢求对方光耀门楣,只求他能一世平安。 而荀质子进京后,尚京城越发风雨飘摇。 司马永卓曾让人给他带过话,那时候他便隐约意识到赵桀的不对劲,因此多有束缚他的出行。 周济叛国一事后,世族家出身的大臣多有牵连,一时间风云变幻,他更不敢放任赵桀的行踪。 只是天不遂人愿,当今圣上金口玉言,托付重任,他不敢违背。 只能对赵桀暗中保护,期望亡妻在天有灵,能保全犬子性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