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廷昱门生林殊 秋猎事将起 (第1/1页)
晏国尚京。 在一片暗流汹涌中,时间一点点过去,空气中最后一丝暑热渐渐流逝,蝉鸣与蛙声也已经平息。 “回禀陛下,荀国变法者田因琦已至长水多日,不出所料的话,应该已和司马大将军碰面。” 僻静的议事殿中,一个年轻俊朗的男人姿态端正地拱手行礼,向晏天祈禀明最新事态。 他是林殊,陈廷昱的门生,自他的老师离京之后,就由他暂代师长的职责。 见晏天祈不作回应,于是继续说道。 “长生教一事不宜声张,唯恐扰乱民心。老师秘密前往高山国,想必也已经面见高山国国君。” “情况不日便可查明,还请陛下宽心!” 听到这里,晏天祈才不冷不热地瞥了他一眼。 此人虽有能力,但心性不太沉稳,有些好大喜功,容易迎合上听、报喜不报忧。 他心下暗暗做出评价,只是表面分毫不露。 “爱卿所言朕已知晓!只是,查明情况后,又该如何处理?” “怎样才能不惊扰百姓,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爱卿可有见解?” 闻言,林殊并不觉得惶恐,反而自信地答道:“陛下心中早有论断!” “长生教发现地点在元地,位于荀国,我晏国应当尽可能与荀国合作,共同处理长生教一事!” “况且现如今荀国太子也在本国境内,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然水到渠成!” 他话一说完,自觉还算不错,于是坦然自若立在一旁。 只是良久,都没有听到肯定的声音。 在林殊的对面,正站着面色苍老的赵安信。 他垂着眉眼,没有任何小动作,眼尾下塌,显得沉默而严肃,似乎只是一门心思想细心聆听两人的对话。 晏天祈看了他一眼,不允许他再继续沉默。 “赵爱卿以为如何?” 闻言,赵安信冷静拱手,做出了不太乐观的推测。 “回禀陛下,老臣以为,荀太子与我晏国有些不和,若是不能化解往日仇怨,恐怕合作一事会再起争端。” 晏天祈没什么表情,只是顺着他的话反问了一句:“那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 赵安信思量了片刻,皱着老脸回道:“以臣之见,不如请荀太子参加国宴,以礼相待,为其正名!” “这……” 一旁的林殊这时候也听出不对味了,已然明白自己刚才的观点已经被否定。 他的反应倒也格外机灵,直接顺杆向上爬,灵机一动道:“赵大人言之有理!” “只是举办国宴过分拘礼,无法使人尽兴!既然是要与荀太子化解干戈,不如举行比赛!” “今年秋天来的有些晚,再过半月便是秋收,不如趁现在提早举行秋猎!也好凝聚人心!” “正巧靖王爷也在尚京,借此机会,与陛下同温手足之情,倒也是一桩美事!” 他说的靖王爷,就是晏子楼。与晏天祈为异母兄弟,两人貌合神离。其母家势力庞大,并无封地与官职,日常在江中一带,好美色,资享乐。 闻言,晏天祈挑眉一笑,多打量了林殊几眼。 此人能说出让兄弟两人交流共情的话,脸皮厚度确实非比寻常。 这样想着,他看向赵安信,例行询问了句:“赵爱卿?” 与帝王共事多年,赵安信岂能不明白晏天祈的意思,赶忙应和道:“秋猎确实可以,只要戒备森严,保障陛下的安全,老臣没有意见。” “也好,既然如此,传令李将军!派一队人马严密防护,不得怠慢!” “至于带队首领,永卓不是有个弟弟在禁军中当值,就让他来历练历练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