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他想要破镜重圆(双)_二十、城池(足/交,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十、城池(足/交,口) (第2/2页)

可会做天真的幻想了,想着哪一日四海清平,两族再无战事,他也不做劳什子官了,和明烈一起游历四方,跟着他回家,见他的家人,在苍凉的月亮下,围在篝火前弹琴、舞蹈、喝马奶酒。

    明烈后来又带着郑孟筠见了明修一次。明修依旧是裹在兽皮裘衣里,坐在轮椅上,不怎么说话。白音推着他,叽叽喳喳地闹腾。

    郑孟筠注意到明修看白音的那种眼神,带着说不清的笑,很温柔的,眼底里的爱意满得都要溢出来。

    好羡慕他们……

    他们的关系,是被家人接受的,被很多人祝福的,般配的、光明正大的,能在所有人面前用那种满含爱意的眼睛看着对方的。

    郑孟筠又想起父亲那震惊、愤怒、失望的眼神……肺腑一阵麻木的痛。

    罢了,没意思。

    明烈在王庭住不了几日,边要带着郑孟筠回军中。

    马车摇摇晃晃走进晖州城时,郑孟筠只觉得百感交集。

    真是荒唐。

    他最初便是往这驻了军的晖州城来的,没想半路被劫了去,竟也没丢了性命,还全须全尾地坐在这马车里进城去……只是,这城已然是丢了,他也成了明烈养在身边没名没份的阶下囚。

    晖州太守早已送走家眷,城破时自绝于城墙之上。明烈没有将他尸首悬在城中菜市七天七夜示众,还为他收了尸,寻了块坟葬了。

    马车碌碌进城去,直接将郑孟筠送到太守府门前。

    原前的太守府眼下成了这漠北十六部的帅帐,收拾一番让明烈住了,平日就与手下将军们在太守府的庭堂内议事。

    这太守原先日子该是过得滋润,后宅大又空,在这苦寒之地竟还精心收拾出了一片葱茸的园子来,太湖石耸在假山流水间,还开着春花。本在战乱中被毁了的小园,又被明烈的手下修缮好,拿来讨郑孟筠的欢心。

    窗外春景明媚,那花树方被修剪过,断口处还流着滞涩的汁。

    明烈又开始了一轮忙碌,没多余的功夫陪着郑孟筠,

    郑孟筠就躺在那原先不知是太守哪位妻妾的房中,寻了些书来看。房里的书除了些倒背如流的经史典籍,便只是《素女经》这一流,翻了几页,便觉握在手上简直比烧红的铁棍还烫些。

    面红耳赤地读这些文章,想放下,却又着了魔般继续拿在手里,郑孟筠想象着若文中人便是自己,该是怎样一种痴缠yin荡的情态……

    闭着眼,想着这词句,郑孟筠并了双腿,夹了一回,迟迟丢不去,又想着明烈那巨物进出的好滋味来,方才抖着上了顶峰。高潮后,喘息着瘫软在床上,歇了片刻,仍觉得不太够,却又不想再自渎了,干脆眼不见为净,将那书又放回柜子上去。

    用了午膳,郑孟筠独自躺在厢房里小憩,醒来不久,呼延白音便热热闹闹地来,叫他陪自己去城里玩。

    明烈从前与他说过,白音才十九岁,心肠好、嘴皮子快但做事不牢靠,叫郑孟筠平时多担待着他。

    郑孟筠倒不觉得他不靠谱,但此人确实为人跳脱。明烈说白音本该在王城的神庙里住着的,与他王兄好了之后,便三天两头往那王帐里跑,现下之所以又跟着他们来晖州,也是和他王兄拌了嘴,赌了气跑掉。

    两人收拾妥当,准备出门时,被两个方才赶来的军士拦下来。白音与他们说了几句话,扭头,面色颇为凝重地对郑孟筠道:“去不成了,我们得换个地方住。”

    郑孟筠皱着眉:“怎么了?”

    “城中发瘟疫,我们先住到东郊山上的庙里去。”

    “啊?”郑孟筠懵了,“什么?”

    “可能有些日子了,说是会传染。”白音对郑孟筠道,“郑公子还有什么要带的吗?车备好了,我们现在就先过去。”

    郑孟筠道:“那明烈呢?”

    白音道:“他处理好事情之后就会来的,你别太担心。走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