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年至 (第1/2页)
转眼间,冬至就已过去,那日李雄带着一家子,赶着牛车,来到郊外,进了九华寺,祈了福,吃了斋饭,但令李雄等人忍俊不禁的是,李清吃了口斋饭,就没再动筷了。 并不是斋饭不好吃,只是这寺庙的斋饭不符李清胃口罢了,清淡无味,尝着犹如嘴里嚼着泥土,所以吃了半碗后,李清就没再吃了。 李明更是吃了一口就直说“没有清哥做的好吃”,惹得李清笑着将其抱在怀里。最后还是几人还是没吃斋饭,李雄几人甚至都没动筷,李清李明也没拿多少,算不上浪费。 考虑到现下回家还早,几人就在镇子上玩了一会,东走走西看看,买了不少小玩意和点心,还去说书坊听了一个时辰,里边有瓜子小食招待,就是费些银钱的事,那说书人生的一副好口才,将故事说的丝丝入扣,一家人眼睛都不舍得眨,生怕漏了什么情节。 从说书坊出来,见已到晌午,便在街边找了家老招牌牛rou面馆吃了,味道确实不错,一家人酒足饭饱才重新赶着牛车回家了。 年关将至,一家人也重新忙起来,首先得备年货,一家人整整齐齐热热闹闹地去了镇上,此时镇上也年味渐浓,只见街边一排排红色灯笼早早挂起,只带大年三十一到绽放。年货多是干果,如瓜子,花生,山楂糕等等,李清一样两份都买了。 此外还有猪rou,羊rou,猪骨等等也得备上,家里的调料啥的也都重新买了,省的到时不够,这些都是吃的。 几人对于备年货皆不陌生,每年的年货都是亲自备的,自然不会忘了,如新历,大小门神,钟馗,春帖,纸钱等等,都已备好,锦装即新衣,先前已经买过了,现下就不重新买了。 备置好了年货,又该祭灶神了,人们对此很是看重,相传祭了灶神后第二天,灶神会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如这家人有没有浪费食物,不爱惜烟火等。 祭灶神多用酒菜,还有糕点小食,诸如糖之类的,希望灶神吃了糖,可以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多美言,以求来年好运连连。 随后就是扫尘,需要将家里各个角落都打扫干净,意味着新年新气象,得扫干净屋子迎来新的一年,李清一家,因着要需要打扫的房子多,足足四座,所以一家子用了几天的时间好好把屋子都打扫干净。 大年三十就在人们热烈的迎接中到了,李清一家早早起了,吃了早饭,李雄和李刚去鸡圈逮了两只鸡杀了,在切了块猪rou放进锅里,这些都是祭祖要准备的,还有香,米酒,纸钱,鞭炮等。 李清和李虎则带着李明在院子里挂灯笼,这是备年货时买的,是新年必要的,得将灯笼挂在房檐下,院门前,到了夜晚就点上,直到正月十五元宵后才熄,年内必须要灯火通明,不能暗淡无光,否则来年就不会有好运。 在房檐下挂了四盏,院门挂了两盏,想来晚上点起来后,也应如白日般亮堂。挂了灯笼,几人又继续准备着春帖,当日在镇上买的春帖只是没写上字的的纸,因着李清学识不错,李雄几人就想着让李清提笔写上。 对此李清自然不会拒绝,在院子里搁了张木桌,磨了墨,李清挥笔就写了两副,“梅传春讯千丛绿,竹报佳音万户欢”,横批是“户户春风”,“一德齐家兴,万福启春华”,横批是“扶绥春至”。 那副七字的贴在主屋门前,五字的贴在院门。写完,连正在准备祭祖的李雄李刚也来凑了热闹,看着李清写的春帖,脸上露出笑意,但因着不识字,于是李清便念给他们听,听完几人连连点点头,笑着说好。 李雄和李刚重新回到了灶房,几个小的就在院子里,在春帖背面抹上的浆糊,是用麦子熬制成的,等抹上风干后,就能将春帖牢牢粘在墙上,如没有人为破坏,可以粘许久呢。 这是新屋第一次贴春帖,所以一家人都很重视,李虎扶着木梯,手里拿着春帖,院子里的李清等人则指挥者对方将春帖贴准,不能歪歪扭扭。 好不容易贴完了春帖,还要贴门神,过去人们一般在木头上,刻上人像,挂在屋前,就当做是门神了,后来嫌刻着太麻烦,于是便将人像画在纸上,贴于门面,可挡灾祸污秽。 做完了这些,李清几人才能歇会,不多时李雄和李刚也准备好了,于是一家人提了煮好的鸡rou猪rou,米酒,纸钱,鞭炮,往着村南走去,那里是村中宗庙,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得背了祭品,来此祭拜。 一是为了告知先祖新的一年已经到了,子孙后辈为您准备了吃的喝的,让您在新的一年也能够吃好喝好。二是为了希望先祖能够保佑子孙平安幸福,万事顺遂。 到了宗庙,此地已有不少人家来了,好在不多,有的人会早早就起来祭拜,有些则准备好了祭品才来,同村里人打了招呼,李雄几人将祭品摆上,一家人先后点香拜了,将香插进香炉,倒上米酒,随后便开始烧纸钱,这样才算是完成了祭拜的流程。 回到家,已经晌午了,将鸡rou和猪rou切好,然后在炒了菜,到了些酒,一家人就吃了,得到晚上才吃饺子呢。 吃了饭,也没有午睡,今日因是大年三十,村里午时会聚在村中的大榕树下,支了几张桌子,用于大家打打牌,打打麻将。 李清也会打,从小就耳濡目染,但他不上瘾,有人叫了才会上桌玩两把,没有客就在一旁与其他人闲聊,桌子上配了瓜子花生和茶,就算什么都不做,在着磕磕瓜子也是好的,好比一整天都呆在屋里。 这时李雄李刚李虎三人都被叫了,几人也不是好赌的,只是一年到头没打过几次,现下好不容易过过年,热闹热闹也好,反正都在榕树下,离李清也不远,且赌的钱又不大,索性就都上了桌。 因着几人已是一家,所以并不在同一桌,三人都各自作战,李虎则和年纪差不多的大小伙子一同。 大人们在桌上打牌打麻将,小孩则在榕树旁玩耍,有些则会拿了家里备的年货点心,一同与小伙伴分享,出门时李清也特意带了包南瓜酥给李明,还有自家晒得红薯干,家里还多着吃不完,就拿出来与村里人一同吃了。 李清坐的木桌还有一人,长的高大,与李雄几人不分上下,只是有些沉默寡言,李清知道他,对方是住村南最里的一户人家,名叫李默,性格也正如其人,年约二十,同李清,李虎一辈,得叫声哥,家里有有爹和二爹,以及一个异父异母的弟弟,名叫李江。 李默家与李清家一样,都是两个汉子签了合契一同作活,只是李清家是三家一起,对方只有两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