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鱼_【1】伊tsi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伊tsi (第1/3页)

    突如其来的蝉鸣在静默的盛夏早晨炸裂了开来。这大概是今天的第四次,或者是第五次了;但其实没有人在意次数。忽然地喧哗,又忽然地Si寂,有如时不时的演习警报,不由分说地夹杂着异样的语言,猛然从市区回荡整个山头,冲击到每个作稼人的耳膜。

    听多了,也就听不见了。

    圳里的三斑也听不见蝉鸣,抑或是警报。

    牠只是焦躁地在梯田上下水流的交会处洄游,眼睛盯着贸然出现的闯入者:另一条三斑。有着同样的黑点,同样的橘hsE条纹,同样分岔的尾鳍──但牠与牠是不同的。

    这里属於牠,也不属於牠。

    一个错身,牠试着用嘴撕咬对方的鳍,而牠也用嘴顶了回去。在狭小的田圳中,彼此纠缠,抵着水流绕了数圈後,双方相互倒退,朝着水面像是含了一口气一般,旋即再度纠缠。

    忽然地,从水面上滑入一篓竹畚箕。

    两条三斑双双被捞了起来。

    「水啦!」

    伊开心地喊道。同时抓到两条三斑,也许是伊这个夏天尾声最大的成就。

    两条三斑依然互相咬着对方的嘴,尽管已经离开了圳水、已经离开了让牠们相互争夺的场域,尽管他们的鳃不停地鼓动着试图获得生存的氧气,但牠们的嘴仍牢牢地嵌在对方的嘴上。

    然而,伊没有准备两个玻璃罐。应该说,即使有准备两个罐子,伊也不晓得要如何让竹畚箕上这两条三斑分开。是要一起放在同一个罐子里吗?还是强y地扯下一只、另一只放回圳水中?

    「──!──!」

    蝉鸣中似乎混杂着伊的名字。

    然而伊只蹲在田圳旁专心地看着在畚箕上互咬着对方的三斑,弹动着细瘦着身躯挣扎。

    直到那声怒吼穿破了蝉鸣:「──猴Si囝仔系有听着呒!」

    「什啦!」伊从埂上站起了身,向着声音的来源回应。

    「恁阿公已经走去了啊!赶紧去找恁大伯!」

    阿公走去了?

    「系走去叨?」伊记得自从那天晚上,脸sE苍白的阿公回到厝里後,就一直躺在床上,没起身过。

    伊愣愣地看向隔着数个梯田远的阿母。

    「啊系会走去叨?走去唐山卖鸭卵了啊!」阿母喊道。

    鸭卵?跟鸭卵有什麽关系?

    见伊还是瞪着发直的两眼。阿母不耐烦地吼道:

    「恁阿公过身了啊!去找恁大伯!」

    这才促使伊从埂边跳了起来,赤着脚往街上奔去。後头还不断追着阿母的喊骂:「真正是戆囝仔!一日到暗呒读册直知晓tSh1T-th?!看恁阿爸转来系会焉怎给你──」

    骂声终於再度被蝉鸣淹没。

    像是逐渐被浪cHa0席卷而去的船艇马达声。

    蝉鸣盖过了阿母的叫骂。

    大海也在一纸招集令之後的每一个晚上,消融了记忆中阿爸的背影。

    ──阿公往生的消息,要怎麽告诉阿爸呢?

    当时阿爸说要去金门,伊还以为是不是隔壁的金山跟石门之间,然而至今伊还是没有Ga0清楚金门在叨位、金门离这里有多远,以及阿公跟阿母不舍难过的原因。

    以及阿爸要被叫去金门做兵的原因。

    伊只知道村里的人说以前被日本人叫去南洋做兵的,後来都没回来。也许金门是在南洋?那麽南洋又是在叨位、离这里多远?

    学校的老师从来没回答过伊的问题。

    所有的疑惑都被音乐课上教的那首歌带过:

    哥哥爸爸真伟大,名誉照我家,

    为国去剿匪,当兵笑哈哈。

    走吧!走吧!哥哥爸爸,家事不用您牵挂,

    只要我长大,只要我长大──

    但伊何时能够长大?怎样才算是长大?又或者是伊已经算是长大了,阿爸才会被找去金门做兵?

    唯一肯定的是,阿爸准备出发去金门的那天并没有笑哈哈。

    至於剿匪何时才能结束,更是一个不能得到解答的疑问。

    「诶诶诶!遮今嘛系阮家的地,囝仔人莫四界抛抛走!」

    伊急忙停下脚步,思绪也跟着停滞。

    只见一位戴着斗笠的男人在田中央──或说,本应该是田的中央,对着伊喊道。这是伊一直以来习惯穿越的小径,这块在满山的梯田中算是平坦的耕地四周也是伊从小玩耍到大的游乐区。

    伊没有多做回应,掉头跑回原本的埂上。

    「一句失礼都呒晓讲喔?」

    男人在身後继续碎念,但伊不懂为何那块田地,现在变成了别人家的土地。说是田,其实也因为男人身旁橘hsE的机械而看不出原貌,只是一片荒芜的黑褐sE泥地。

    伊知道他是阿公朋友的儿子,但伊从小就不喜欢他。尤其是从大伯口中知道他们家的田,大多是阿公让渡过去的。

    伊家里的田地,已经没剩多少了。

    以前来家里斗参仝的田佃,伊阿公的田也全部在某一天变成他们的地。学校的老师用着全村人都听不懂的腔调跟伊解释,这叫「耕者有其田」,但伊阿公跟大伯仔与阿爸,才三个人是要怎麽耕这半片山坡的梯田呢?

    所以才让能够耕田的人自己有田,这是政府的德政啊。

    老师如此回答伊的提问。但却让伊越发困惑:但那本来是阮家的田啊?

    少了田佃每年缴的佃租,大伯只能在街上顶了一家店舖卖布匹。阿公曾说那块平坦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