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第1/1页)
一直以来,他的好友列表除了黄展弛,就没有其他人。不过他加了一个备战哈佛的群,可以时常获悉招生形势和相关考试讯息,群友们相互鼓励、监督,还有分享资料和经验的。 郁欢很少在群里发言,其他人就猜此人大概是深藏不露的高手,要不就是申请多次均以失败告终的“老油条”。他不愿辩解,别人的猜测随他们去,他是来获取有用信息,而不是来八卦的。 真就如他所说,元旦一过,郁欢就开启了疯狂学习模式。除了课程内的,各类竞赛所需要的知识储备是相当多的。幸好他初中时就自学过工商类课程,也在抽空根据往年的学习资料准备,赛前一个月做好复习,剩下的就看临场发挥了。 盛兰学校的老师们见高一七班出了个叫郁欢的哈佛苗子,要么自荐给他指导,要么推荐有门路的名师。有学生考入国外名校,这对学校来说是活招牌,并且指导老师的身价都会涨不少。 黄展弛眼见他化身成为学习的机器,为他心痛,为他叫苦。 “苦吗?跟我过的日子比起来呢?” 的确,他那些惨痛的过往,从他身上的伤痕便可见一斑。黄展弛不再劝他,只跟他说:“你要记住,我家永远都是你的退路。” 期末考试,毫无意外的,郁欢又拿了年级第一。黄展弛有郁欢的助力,刚好班上第十名。太好了,他可以去参加明年的比赛了。 这成绩让不少同学眼红,指责黄展弛靠作弊得来成绩,他才不会和那些人一般见识,“我是艺考生,高考又不跟你争。” 这个寒假,郁欢不去在意没人陪伴的孤寂,除了继续找老师辅导申请哈佛需要的考试项目,还有自学高二的课程。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恨不得一天四十八个小时,忙都忙不完,哪有空伤春悲秋? 黄展弛也因此没去打扰他,反正成绩到手了,他父母都同意他去参加比赛了,那么他也要为比赛做准备了。 “郁欢,我们回老家过年了。但是我妈只能放两天假。” “郁欢,我妈拿菜刀和拿手术刀一样厉害,她跟我姨一起准备年夜饭呢。” “郁欢,我们这里放烟花了,可惜你那里见不到。” “新年快乐。” “不见雪的冬天,我们把它当春天好不好?” …… 他给他发消息,一条又一条,即使知道石沉大海,仍不改其心。 郁欢隐身登录的,其实他都看到了。 除夕夜了啊,这个家,除了两盏台灯,哪有过年的气氛? 跟平常没什么不同,吃的是保姆阿姨烧制的菜,徐建飞破天荒地想留人吃饭,但是阿姨却要跟家人团聚。于是年夜饭就只有他们两人吃,不痛不痒地聊着竞赛的事,最后徐建飞给了他压岁钱——一张存有一百万的银联卡。 出门在外,钱缺不得,除了参加竞赛和食宿需要的,郁欢不会多花一分钱。 饭后,郁欢洗了碗,就各忙各的了。 他不会回黄展弛,登录QQ一般只为逼自己不要比别人懈怠,并且有学习资料可供下载使用。而他自己从老师那里得来的却不会上传分享,他花了钱的,凭什么要无偿送给别人? 当他看到黄展弛说着普通而温馨的细节,他恍然有种自己与世隔绝的境遇。不能与社会太脱节了,毕竟是过年,得有点仪式感吧。 路过徐建飞的卧室门口,招呼了句:“爸,我出去一会儿回来。” 徐建飞没阻止,“嗯”了声,继续忙着股票交易。 郁欢等了好久,才等来一辆出租车。目的地是一处老街区,挺远的,除夕夜车少也开了十几分钟才到。这里还保留着他出生前那个年代的老式房屋,也是一些老字号商贩的聚集地。 一家卖副食的小卖铺,门外放了张掉漆又布满印痕的八仙桌,摆满了各种烟花,还用遒劲浑厚的毛笔字写了价格标签。店主是一对年逾七十的老夫妻,正在一台旧式彩色电视机前看春晚,并不时开怀大笑。 “阿婆,我买点烟花。”郁欢朝店里喊了一嗓子,但是阿婆没听到,他再喊,这位头发花白的老板娘才小跑着出来。 她说着好听的方言,热情地招呼:“是郁欢呀,长这么高了。想买啥自己选。” 他小时候就住在这附近,最喜欢到阿婆的店里来蹭零食,过年时拿到几十一百的压岁钱都拿来买烟花了。别看阿公阿婆年龄大了,但是眼明耳聪,身体硬朗。虽然儿女不在身边,却也自得其乐。 选购烟花时,阿婆问他:“你mama呢?怎么没带你来?” “她离婚走了。” “唉……”阿婆有些惋惜,“真是个苦命的,怎么就稳定不下来呢?” 郁欢选好了,又买了个打火机,阿婆给他算总价。 “六十七,给你算六十。” 他拿出张红票子,“不用找了,阿公阿婆长命百岁。” “不行,孩子你等等,这就给你找零。” 正僵持不下时,店里阿公喊道:“老太婆!快来,咱大孙媳生了个闺女!” 阿婆喜笑颜开,拉上郁欢就往店里去,“来,你也过来跟小宝宝打招呼。” 拿着老年人专用手机的手都在颤抖,按下免提,喜悦的情绪传递出来。 “阿公,阿婆,听我闺女哭声多响亮。”他们的大孙子在那边喜极而泣。 相互问候了几句,阿婆问:“起名儿了吗?” “还没呢,就想问问阿公有什么好名字。” 阿公是当过老师的,还在盛兰女校任职过。除了一手好看的书法字,至今还保持着的好习惯。 “孩子,你来试试起名。”阿公把这份权利交给郁欢。 “不行啊阿公,我不会起。” 电话那端也在鼓励他,“试试吧。” “嗯……出生在除夕夜,新年伊始,取个‘伊’字,然后……我不会了。” “迎伊,黄迎伊。”阿公最后一锤定音。 原来阿公家姓黄,和黄展弛一个姓。哎怎么又想起他了? “好听,好名字。”大家对此都很满意。 阿公佯装不乐,“以后可别再找我起名了啊,我起的名都可以出一本书了。” 那边马屁拍得响:“阿公您起得好啊,小堂弟的名字多好听,黄展弛。” 这边不吃那一套:“别跟我提老幺家。过年都不来看我们,非要回他外婆家去。” 等等!他们说的是…… “那我们不也没来看您吗?” “那不一样,你们生孩子,他们又不生。” 一旁的阿婆有些听不下去了,“好了老头子,手心手背都是rou,少说几句。” 最后双方道了几声新春快乐,便挂了电话了。 郁欢决定还是问问:“阿公,您说的黄展弛是在盛兰中学读高一吗?” “正是。要不是老头子我,以他那成绩能进七班?还学那劳什子芭蕾,别丢我老黄家的脸。”阿公有点不忿地说。 没想到,世界可真小。 阿婆又问:“诶对了,还没问你高中在哪读呢?” “我跟他一个班。” “哎哟,可真是太巧了,只是这么多年你们都没遇到过。小弛那孩子,周末都很忙,偶尔来这里看我们,都跟你错过了。” 郁欢但笑不语,错过就错过吧,本来也没想有过多牵扯。 阿婆说什么都要把钱退给他,还拜托他多关照黄展弛。郁欢坚持要给,不然以后都不来买了。 等了近十分钟才终于等到一辆出租。除夕夜还有跟他一样更愿意在外游荡的人。 手机响起QQ的消息提示音,郁欢伸手进衣兜里,却摸出来一个红包。 真是善良又可爱的老俩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