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7章 益都敌我双方态势  (第1/2页)
    夕阳西下,益都城墙内外,放眼望去,尸横遍野。    空气着弥漫刺鼻的血腥味,城墙下的尸体,堆积的像个山包。    护城河都染成了血红1片,河面上漂泊着的尸体,被河水泡的发白,当真是触目惊心。    “退了,建奴退了……”    又是的1天的激战下来,眼看攻城的建奴兵马撤退。    城头之上的大明军民,无不爆发出1阵阵喝彩。    东门城楼哨所内,李虎、杨衍、杨彩、曹明、齐翼龙、杨遇明、班纳岱诸将,聚集到了1起。    各自汇报着各城们,1天的战斗损耗。    连续6天的攻防战,城头战死的军民,已经高达5千人,另外还有3千余人受伤。    各城战死的百户,千户、守备也多达十人。    若不是益都城内,因为聚集了青州各县百姓,以及钱粮物资,加上杨衍从寿光带回来的数万百姓。    极大的充实了益都的城防实力,这个时候的益都早就被建奴鞑子打破了。    如今益都有十5万人口,还有1万余临时组建的兵马,加上又从百姓之中,征募了两万余青壮。    充实到城头,协助守城,李虎和杨衍他们,未必能够坚守的住这么多天。    如今的益都城,汇集的力量无疑是强大的。    青州周边各县的军需物资,青壮男女人口,就高达十万人。    这些军需物资,都是当初博和托、屯齐喀劫掠裹挟,囤积在益都城的,准备带回关内的。    但如今这批军需物资,自然就成为守城有力后盾。    其次是人口,十万青壮男女人口,都是裹挟的百姓。    这些人每1个遭到建奴鞑子的杀戮劫掠,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因为建奴鞑子的暴行而家破人亡。    对于这些百姓来说,建奴鞑子那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这不,这十万青壮,虽然只有两万人上了城头,但其余的8万人,都没有闲着,他们在代知府李耿。    代通判秦尚行,捕头赵慎,武举人张广的组织下。    负责给城头运输守城器械,救治伤员,维护城内治安。    城头城内十万人1条心,又有城池依托,也难怪阿巴泰,费劲力气,连续攻城多日,也没有撼动益都分毫的原因。    此刻的益都城,比当初的兖州城,军民更团结,军需物资更充足。    城中粮草足够城内十6万军民,吃上大半年。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这就是李虎、杨衍、李耿他们的底气所在。    城头的指挥是杨衍在负责,李虎率领骑兵负责驰援。    杨衍坐镇东门,杨彩坐镇南门、曹明坐镇西门、齐翼龙坐镇北门。    死士营校尉杨遇明,协助杨衍防守东门。    李虎率领5百骑兵,坐镇东南城内,班纳岱率领5百骑兵,坐镇西北城内。    2人负责机动救援,1旦那1边城头出现危险,2人随时展开救援。    城内有李耿、秦尚行坐镇,杨衍没有半点后顾之忧。    如今的益都城,要是光凭强攻,就算打上半年,也未必能够攻克。    “今天建奴鞑子的攻势,明显减弱了,看来这7天的战斗,建奴鞑子军心士气,也到了疲软期了。”    东门城头哨所内,杨衍虽然1脸疲惫,但眼中却透着振奋的光彩。    “诸位将军们,现在是关键时期,务必告诉将士们,我们退无可退,后退1步就是死亡,我们必须坚持。”    在杨衍炙热的目光注视下,哨所内的众将,无不是纷纷握拳振臂响应。    “杨将军放心吧,将士们虽然疲惫,但现在大家吃得饱,穿得暖,同仇敌忾,士气十分旺盛。”    “可惜,俘虏的那帮建奴,不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激起了建奴鞑子的杀意,当时真不该在城头砍杀了他们。”    这时李虎有些懊恼的自责了1句。    “李将军,建奴鞑子,杀了就杀,留着也是浪费粮食,现在最困的时刻,我们也撑过来了。”    杨彩倒是不以为意,他从莱阳押解来的博和托、阿山那帮建奴俘虏。    在建奴鞑子攻城的第1天,就被拉上了城头。    原本想要震慑威胁阿巴泰的,结果建奴鞑子还威胁上了,说不放人,破城便屠城。    性如烈火的李虎,那里受得了这个,当即提刀看了博和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