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书_罪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罪人 (第6/7页)

爷爷有一个爱好,他喜欢“看街”。他会在清早泡一杯茶,然后搬一张小茶几,一张小凳子,放到街边的街沿上,就这么静静坐着,看红尘里的波涛,人世中的浮沉。

    我觉得我爷爷是有爱的,他也希望能听一首优雅的奏鸣曲,而不是呕哑嘲哳的山歌野调。爷爷有一次恼怒的说:“隔壁三姑悄悄潜回家,只为了看老爷子死没有!”爷爷补充道:“太不像话了,嗨!”听了爷爷的话,我浮想联翩。我好像看见三姑在老爷子有钱的时候,满脸虔诚的叫:“爸爸诶!”等把老爷子的钱都掠走,三姑再不登门。直到她认为老爷子时日无多,才踮起脚尖,推开门,探进头,看老爷子是否还有最后一口气。老爷子名下有一套房产,三姑惦记着呢。爷爷的话简洁而生动,我觉得爷爷自己就是一个家,虽然他从不写。听到爷爷对三姑的评价,我感觉我们每个人心底其实都藏着一份正直,只是有的人埋藏的深,有的人埋藏的浅。气温和水分合适的时候,这颗正直的芽苗都是要发芽的。你们觉得呢?

    我喜欢城市的热闹,也喜欢乡下的安静。两个风格,各有千秋。走在熙熙攘攘的春熙路,看红男绿女潇洒走一回,店铺里宾客盈门,街道上车水马龙,我感受到人间的繁华,觉得活得真实;漫步在乡间的小道,听鸟儿歌唱,摘一片荷叶,任露珠在荷叶上翻滚,我享受安静的闲暇,觉得活得轻松。所以,都市也好,乡村也好,都很美丽,都很适合体味生命,看你自己的喜好。就好像我喜欢旅游,到处走走停停,领略一番人间变化,万千风华,方不枉一场缠绵人世。

    12年,13年,14年这几年,旅游业着实兴旺了一把。九寨沟人满为患,峨眉山漫山游客,这样的场景,我感觉是好的。旅游是高消费,旅游的人多了,说明经济环境好,人民生活富裕。什么时候我也能混到游客中,悄然走遍祖国的万水千山,也算不枉此生。可是要达到这个目标,非得有一个盛世不可。在盛世里,我们才笑得最甜,活得最好。

    我们不指望隔壁三姑的孝顺,但我们可以期待盛世里的甘甜,在盛世中,我们都可以喝到蜜糖,不管你在都市还是乡村。市井乡场,本为一体,盛世到,都幸福,都甜蜜,哪管什么三姑的抱怨。三姑在盛世中,也只得强作欢颜,因为她昨晚才在李佳琪的直播间买了一盒进口的兰蔻。当兰蔻的芬芳笼罩三姑的水桶腰,看她还怎么口出狂言。

    我会有一间带阳台的公寓,因为我从不怀疑盛世的到来。到那天,我站在阳台上,听风吟,观世景,品咖啡的香醇,享淡淡的愁绪。然后,回转身去收拾我的旅行包,准备下一次的出游。这样的生活你们向往吗?那么,和我一起期盼盛世吧,这浪漫的华尔兹已经缓缓奏响。

    2023年4月14日

    创建时间:2023/4/1415:12

    1

    标签:轮回

    凌晨,我被手机铃声惊醒。牛女士打来的电话,她在新华医院陪莫先生。莫先生晚上看电视的时候咳血,牛女士带他到新华医院去住院,他们在那里已经是老病号了,上下都认识。牛女士带着哭腔说:“你快来,你爸爸在抢救,可能不行了。”其实,深更半夜接到牛女士的电话,我已经预感到莫先生出事了。但我还心存侥幸,我以为我还能和莫先生见最后一面。

    我急匆匆的赶到新华医院,直接上28楼。一顶头遇见一个护士,她说:“你是莫先生的家属吧?他在32号床。”我走进病房,牛女士在轻声哭泣,一个医生和两个护士正在给莫先生做心脏按压。我看见莫先生一动不动的躺在病床上,嘴里插着管子,身上有心电监护仪的导线。我愣住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一瞬间,我甚至觉得像一个梦:莫先生在做最后的抢救,而我站在旁边,呆若木鸡。医生摇摇头说:“已经抢救30分钟,节哀顺变吧。”护士还在做最后的努力,我看见她给莫先生打了一支强心针,但莫先生没有丝毫的反应。

    医生和护士取下各种管子和仪器,一言不发的走出病房。牛女士开始放声哭泣,我抱着牛女士,感到哽咽,但我真的没有流眼泪。医生重新回来说:“来一个家属来办死亡证明。”牛女士揩着眼泪跟去,我独自和莫先生待在凌晨寂静的病房。我突然意识到,我上次割腕住院就在这间病房!28楼,32床,我的床上面有一个牵引架。现在,莫先生就躺在我去年住院病床的旁边,我记得那次住院,我旁边是一个闹腾的80多岁老太太。老太太已经不见影踪,换成莫先生躺在我的面前,生离死别。

    莫先生去世之前,是否经历痛苦,我没有见到。但我看见地下垃圾筐里有很多带血的卫生纸,甚至连莫先生嘴角和手上都沾着血迹。刚才医生已经解释过:莫先生是肺部动脉破裂,大出血走的。我觉得莫先生走的时候一定是有痛苦的,虽然这种痛苦可能很短暂。也许,这是冥冥中的安排:有的人在睡梦中离开,有的人在医院里咯血。谁能解释,谁能申辩,我们只能接受,别无他法。

    我拿过一张干净毛巾,沾湿水,轻轻给莫先生擦身体。我一点一点的把莫先生的嘴角,额头,颈部和手上的血迹都擦干净。我的动作很轻,我害怕弄痛莫先生,虽然莫先生已经不会再有痛觉,但我还是不忍心让他觉得难受。我觉得这像是早就安排好的一个仪式,安静的医院,孤独的病房,只有父子两个人,虽然阴阳相隔,却坦诚相见。我突然有种自豪感,莫先生最后一个澡是我给他洗的,这个任务是上天安排给我,没有其他任何一个人可以代替。就好像莫先生在我小时候,把我架在他脖子上,骑马马肩。在莫先生的脖子上,我突然变得异常高大,我眯着眼觑旁边走过的路人。我可能还不到一米高,但在莫先生的“抬举”下,我俯视众生。现在,换了个位置,莫先生躺平在我的面前,而我仍然那么高大。但我不敢“蔑视”莫先生,莫先生是我的爸爸,蔑视他等于蔑视我自己。

    我想起,小时候,莫先生带我去亲戚家。我是羞怯的,我害怕陌生人,我不习惯热闹的场合。每当遇到突兀的打扰,我都会往莫先生的背后钻。我拉着莫先生的手,躲在他身后,有的时候,甚至会抱莫先生的腿。莫先生就像一座山一样,替我挡住风雨,和他在一起,我感到安全和放心。这种对莫先生的依赖一直到我17,8岁才逐渐淡去,剩下的是童年的温馨记忆。我记得,莫先生有一次教我说:“kevin,蒜是好东西,吃蒜可以打毒,但吃多了,会口臭”。我朦胧的意识里,既不知道什么叫打毒,也不理解什么叫口臭。于是,莫先生干脆来个现身说法,他在蜂窝炉边上,烤两个大蒜。当着我的面吃了,然后,他说:“kevin,你闻,这就是吃蒜的味道。”莫先生张开嘴,蹲下让我闻,但我什么奇怪的味道也没有闻到。莫先生没有口臭,吃了大蒜也不臭,莫先生的口腔一直是干净清爽的。我笑起来,说:“爸爸,不臭啊,我觉得不臭。”莫先生有点郁闷,站起来,讪讪的笑了几下。

    牛女士回来,我们俩一起给莫先生擦澡。我几乎可以肯定这是我最后一次碰触莫先生,我知道,等会殡仪馆的人来,我就再也见不到莫先生了。但我还是有点欣慰,莫先生最后的时刻,我是在的,不仅在,我还给莫先生“服务”了一次。很多儿子没有机会替死去的亲人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