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万里孤臣系列】论死与不朽 (第1/2页)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十六岁的少年西装革履,眼眶微红,站在被鲜花与党旗覆盖的棺椁旁,放声歌唱着。棺内,是他的“黑眉毛爷爷”。 他mama揉了揉通红的眼,走过来揽住他,将头靠在了他肩膀上,流下的眼泪一滴滴打湿了他的西装。他唱歌的声音因此有些颤抖,却在抬头看见父亲含了一丝赞许的眼神时,接着唱了下去。 后来记者采访他时问,你外公的葬礼,本来是很悲痛的气氛,你为什么要唱《英雄赞歌》呢? 他微含了一点不屑,却保持了应有的礼貌,“正因为悲痛,所以才要唱这首歌。送我外公这样的人走要有点激情壮志,哭也要哭出精神来。” 青山不朽,英雄不朽,激情壮志亦是不朽。多么热烈的表白,多么纯真的崇拜,与他的出身恰恰相配。 只是他或许忘了,他也说过,如果世界上真有这种手段,除了外公,第二个想要复活的人就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的第一部着作,鼓吹没有人是不朽的,人死后,都要重回自然。没有不灭的灵魂,没有可期待的彼岸。 当然,也许他并没有想到那么多。毕竟那首歌,代表着外公生前的荣耀,也是父亲喜欢的。 父亲喜欢的,也就够了。 他很喜欢异母哥哥不稀罕的这个姓氏,尤其是在外国人嘴里发出来时,双唇拢成一个圆,有些俏皮可爱。就连被问到要不要继续读博士时,他都回答,要啊,那样的话,被叫DoctorBo时发音特别有趣。 这是继承自父亲的姓氏,在大多数人眼里,比他母亲的姓氏还要荣耀。 不过,他觉得他爱爸爸和爱mama一样多。 刚上初中的一天,mama突然对他说,“mama陪你到国外读书吧?” 他点点头说当然好啊,想了想,又问,那爸爸去吗? 他mama明亮的眼忽然暗淡了几分,“他不去。” 他赶紧搂紧了mama的脖颈,“mama你别生气,我不会因为想爸爸不好好上学的。” 他mama的眼睛眨了又眨,仿佛要从眼眶里滚落下泪来,“乖。” 他也是后来才知道母亲到底在想些什么。他有些时候,也不禁笑一笑她的神经过敏。 她为什么会担心自己会失去父亲的爱?明明,明明父亲本来就那么爱他。 诚然,父亲陪伴他的时间并不多。可他和父亲在一起的每一刻,都是快乐的。 即使快乐里含了酸楚,他也会努力多品味出一点甜。 九岁的时候,父亲答应了他周末会亲自来接他。他就在学校的cao场上等啊等啊,等到身边空空荡荡,夕阳把他小小的身影都拖得很长很长,父亲也还是没来。 后来,还是他爷爷最喜欢的一个内勤过来接的他。“你爸爸还有工作,今晚不过来了。” 他钻进内勤的怀里,哭得抽抽搭搭。 “时晚民子遇,独院无父存。要知答明归,作真忘盼儿。”那天晚上,他就写了这首诗。 下一个周末,他父亲终于回来了。他把这首诗念给父亲听,父亲搂着他,自己又念了几遍,笑着说,“我记住了。” “你真的记住了吗?” “你写得这么好,当然记得住了。” 后来,他坐在重庆市委书记的办公桌上,问正在批文件的父亲,“您还记得我写的那首诗吗?” 他父亲的笔停了停,“记得。” “那您背给我听一下呗。” 他父亲看他一眼,“别闹。” “我没闹。您就背一下嘛。” 他父亲顿了顿,当真把那首诗又背了一遍。他有些惊讶,又有些感动,“您真的记得……” 他父亲笑了起来,“这不是你要我记住的吗?” 他便也跟着笑。 祖父去世时他二十岁。 祖父的葬礼比外公的葬礼还要哀荣备至。他跟在父亲身旁,寸步不离。 他深深地鞠下躬去,眼泪一滴一滴落在华贵的地毯上。他隔着那层玻璃罩,最后一次用眼神抚摸他“白眉毛爷爷”的面容。 身后《国际歌》的吟诵,始终不停。 他叔叔从身后按按他的肩膀,“别哭。” 他哽咽着答了声好,回过头去,发现母亲正挽着异母哥哥的手臂说话。他微微皱眉,终究不置一词。 等他哥哥走了,他才走到母亲身边,为她理了理鬓角,“您脸色不太好。”他担忧道,“要不要……” “没事。”母亲握紧了他的手,“这么多人在,我不能……去吧,去和你爸爸在一起。”她抬起头,在泛着青灰的脸色映衬下,眼睛亮得有些吓人,“你才是他看重的儿子,你爷爷的骄傲。” 他被这个眼神震惊,微微一个瑟缩,却还是迅速答了好,松开她的手,一步三回头地走开。 他想,我本来,就是父亲看重的儿子。 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告别厅门口,他和父亲、叔叔一起最后一次为祖父唱《国际歌》。 他口中唱着这首的旋律,想着的却是儿时,父亲母亲一起给他唱的《两只老虎》。他想着想着,就又一次落下泪来。 外公走了,祖父走了,红贵家庭的荣光依旧代代延续。只是,他的父母,早已不再是大连海边热恋的青年男女…… 他在众人的惊呼中回过神来,扑在昏倒在地的母亲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