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耳鬓厮磨 第41节  (第2/2页)
长生不老药。    孙老将军听着,道了句荒唐,“陛下未免太不把身体当回事,那种无名道士的药,他也敢吃?”    谢濯听着,没反驳也没排斥,道:“父皇若是愿意,随他去就是了。孤改日会劝诫父皇,老将军不必上奏折子。”    要不然,以老将军的脾气,保不准会跟父皇冲撞起来。    孙老将军冷哼一声,临走时,他随口问道:“听说霍家小子回来了,人呢?”    谢濯不明白他怎么会提起霍穆宁,想了想,道:“这会儿还在牢里蹲着,过几天就出来了。”    孙老将军:“……”    上次进去一次后,没过几天又在街上犯了事,被抓进去吃了几天牢饭。按理说以霍家在皇都的身份,随便找个人过去说个情,通下情面就能让人放出来,无奈如今霍家直系都不在皇都,旁系叔叔伯伯不想惹麻烦。    太子殿下懒得管,就连后宫中的亲姑姑霍皇后听了后也只是掀了掀眼皮,懒散开口:“待着吧,出来也还是得进去。”    此言一出,看管的人瞬间有了底气。    孙老将军神色复杂,欲言又止,骂了句“没长进的混小子”后拂袖回了府邸。    走后,谢濯忽然道:“太子妃还在吃着徐太医开的药吗?”    那是给沈桑调养身子用的。    沈桑没想到谢濯会忽然问,“前几日徐太医让人刚送过来些。”    谢濯“嗯”了一声,没再多问。    这时小厮从外面跑来,手里捧着盛放的珍珠梅,白色的花骨朵摇曳风中,簇簇如锦。    “太子妃,这是林公子送来的花,说是弥补云中亭的歉意。”    “林公子?哪个林公子?”    谢濯声线低沉,听不出情绪。    “……臣妾不知。”    沈桑对这个林公子也没多少印象,正回忆着云中亭接触过的人和事,又听见太子凉声开口:“想个林公子,太子妃要想这么长时间吗?”    这话听着奇怪,沈桑蹙眉,“殿下此话是何意。”    谢濯昨日看清了自己的心意,一时又拿不准沈桑如何想的,说话也无端带着股莫名。    “没别的意思,孤随口一问。”    沈桑听的心里不舒服,“殿下是否有话要对臣妾说。”    “没有,孤对这话一点都不在乎。”    “……”不说就不说,她也不猜。    恰巧这会儿又有婢女道:“殿下,郡主来了。”    “……”    沈桑抬手抚了抚发髻,眸光流转,“殿下有事先忙,臣妾告退。”    小厮见她要走,看了眼太子,见太子没有阻拦的意思,便抱着珍珠梅上前,边追边问,“太子妃,这花您还要吗?”    “赏你了。”    小厮抱着珍珠梅立在原地,摸了摸脑袋,有些不知所措。    “殿下?”婢女屈着身,又轻唤了声,“郡主她……”    “不见。”太子干净吐出二字。    婢女愣在原地,抬眼见殿下折回,以为是要见人,正等着吩咐。    谢濯道:“若是以后郡主再来,就说孤不在,来了也不许进来。”    在外听了太子不见的杜拂玉委屈的跺了跺脚,进宫跑到淑妃怀里哭诉。    “姑母,我都为太子表哥做了那么多,表哥不喜欢舞刀弄枪,我就改学针线女工。现在可好,连让我见都不愿意见了……”    淑妃握着佛珠的手抵着她的肩膀,推搡远了些,“你是喜欢太子,还是喜欢太子妃的那个位置,嗯?”    “……姑母?”杜拂玉眼角含着泪,有些怔愣,不知该如何接话。    淑妃闭上眼,“拂玉,你是个好孩子,姑母不想事事提醒,下去吧。”    杜拂玉欲言又止,在触及到淑妃眉眼时,喏喏应了声,起身退出青鸾宫。    连着几日,东宫的氛围有些奇怪,安安静静的。    太子妃起先还给殿下送些膳食,慢慢的三天一次,五天一次,再后来就不送了。    谢濯心觉奇怪,某天忽然反应过来,太子妃这是在跟他置气。    只是有人送了珍珠梅给太子妃,他就觉得心里不痛快。反而杜拂玉时常入东宫,前些时日还见过面,他背着太子妃与其他女子共处一室,这种行为岂不是要比珍珠梅更可恶。    思及此,谢濯心底讪讪,是他让太子妃误会了。    碍于面子,一时间又不知如何开口,此事便拖沓着。    后来听说太子妃感染风寒,小病一场,太子心里愈发愧疚。    这一拖沓,转眼到了太傅与孙家小姐成亲的日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