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节  (第2/2页)
 姜小乙撇撇嘴,她被谢凝拉去说话,根本没吃上几口。    “来。”肖宗镜走进路边一家酒楼。“填饱肚子再回去。”    天色已晚,店里没有太多客人,店小二带他们来到二楼的雅间。这房间装得素雅,除了中央的八仙桌以外,窗边还有一长榻,上面摆着酒具。    姜小乙看馋了。    “我想喝酒。”    店小二道:“客官可以试试咱们这的镇店之宝,此酒名为‘忘春秋’。保证客官喝完一梦黄粱,万愁皆忘。”    姜小乙:“有这么神?来一坛尝尝。”    她又要了点小菜,和酒一起摆在长榻上的小桌上。二人脱了鞋,盘腿坐在两侧,姜小乙给肖宗镜也倒了一碗酒。    “说什么万愁皆忘,大人来验一验是真是假。”    肖宗镜拿起酒碗,看了姜小乙一眼,一饮而尽。姜小乙道:“嘿,痛快!”她跟着也喝了一碗。酒香四溢,入口凛冽,一道热流顺着喉咙流入四肢百骸。酒劲一冲,姜小乙整颗头都红了。再看肖宗镜,他的脸却是越喝越白,茶色的双眼亮得惊人。    “到底发生了何事?”肖宗镜道,“从刚刚你回戏院开始,便不对劲。”    姜小乙蓦然发问:“大人,你信神佛吗?”    肖宗镜一顿:“什么?”    姜小乙:“我只是有些好奇,本朝如此崇佛,也不见大人平日念念经什么的。”    肖宗镜失笑道:“你又在胡说些什么?”    姜小乙不说话了,片刻,肖宗镜缓缓摇了摇头,低语道:“我求的,神佛给不了。”    姜小乙本想问问他所求是什么,可开口一刹,又觉得何必问这些显而易见之事呢?    她静了会,又道:“那若别人信呢?”    “信什么也好,不过人心所需罢了,你怎么忽然问起这个来?”    姜小乙低下头,眼前仿佛又浮现阿燕那双茫然的眼睛。她不知该如何开口,岔开话头道:“对了,大人,凝郡主好像很喜欢那件礼物。”    “嗯,给你记一功。”    姜小乙看着肖宗镜平静的神色,再想想谢凝那张光洁美丽的脸,忽然又冒出一个想法,小心道:“大人,我还有一件事很好奇……”    “什么事?”    “凝郡主……是不是心仪于你?”    “哦?”他喝了酒,语速较以往慢了许多,看着手边的酒碗。“你从哪听来的,又是李临?”    “那究竟是不是呢?”    肖宗镜缓吸一口气,淡淡道:“安王妃去得早,凝儿小时候过得孤单,没什么玩伴,是我照看她长大的,她对我生出些感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等她再长几岁,安王殿下便会为她安排婚事,寻个如意郎君。等成了家,儿时的事便会慢慢淡忘的。”    “大人不喜欢郡主吗?没想过娶她为妻吗?”姜小乙一股脑问道,“我还从没见过像郡主那么漂亮的女人,身份又如此尊贵,与大人正合适啊。”    肖宗镜抬眼,凝视她片刻,忽然一乐,随手推开窗子。    一缕清风徐来,吹起他鬓边碎发。他换了个姿势,一膝支起,半个身子倚在小桌上。比起往日,少了庄重,多了几分恣意畅然。    “你今日话不少啊。”他笑着说。    姜小乙一颗心本就包裹着烈酒,如今被他的笑点燃了一般,变得guntang。    一坛酒很快喝光,肖宗镜将店小二叫来,又端来一坛。    月上中天,姜小乙忽然有些晕,不记得刚刚都说过些什么。    ……是不是忘春秋的后劲上来了?    静了许久,肖宗镜道:“这与身份尊卑,容貌美丑并无关系。凝儿天真单纯,涉世未深,还不知微心园外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们也不想让她知道。安王殿下只希望她能平安无忧度过此生,如果她在我身边,这两点恐怕都无法满足。”    他语气平静而又充满耐心,一如往常。    姜小乙呆了一会,又问:“大人若觉得凝郡主不合适,那别家女子呢?”她借着酒力,问出了一直以来好奇的问题。“相中您的大家闺秀不是很多吗?大人都这个年纪了,为何还不成家?您看看那戴王山都娶了多少房了。”    “这种事也好攀比?”    “可是未免也差得太多了!”    肖宗镜哈哈大笑,道:“不过,你既提到戴王山,我倒想起一段陈年往事。”他今日似乎心情还不错,倚着酒桌,与姜小乙闲聊起来。“我二十三岁从军营回到朝廷,创立侍卫营。那年刘行淞有一趟生辰贺礼被抚州的山匪给劫了,他派了一伙人前去追讨,戴王山就在其中。那时戴王山刚好娶了第……”他眼珠上翻,仔细回忆。“好像是第七房小妾,两人感情深厚,如胶似漆,讨贼路上也带着她。虽然戴王山那时只是个小小的役长,但到了抚州,全靠他的本事捉到了贼首。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告之他,他这新娶的小妾在后方大营被捉了,让他放贼首一条生路,一命换一命。”    姜小乙:“他换了吗?”    “当然没有。”肖宗镜道,“他砍了贼首的头回来,与自己小妾的头一同带给刘行淞。刘公公大为欣赏,直接给他官升三级,做到了掌刑。”    姜小乙干笑两声。    “确实是他这种人能干出来的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