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你心疼我,我又何尝不会心疼你 (第2/2页)
府的旧物,周彧只是觉得,他应当带温瑜去看一看。 温瑜微怔,而后笑道:“那走罢。” 这世上大多数库房并不透光还须防潮,为的不过是保存某些物件保存得久些。 库房中并没有油灯火折子等易燃的物件,二人从外面带了盏灯进去,正值酷暑,昏暗的房中更觉闷热,有些难以喘息。 周彧领着人到了库房的一角,看着对方被灯光映着的暖色的面庞轻声道:“这些是当年从长宁侯府抄家时敛来的,并未尽数充归国库,有些的便搁置在了这儿。” 那灯火摇曳着,温瑜脸上的光亮明暗交织,半晌才听得人说道:“我可以看看吗?” 周彧答:“可以。” 此时的心情说是近乡情怯也不会过,温瑜伸出手去触碰那积了层灰的箱子,却久未打开。 温瑜屏息终于是打开了它,随浮尘扬起的是铺天盖地的如潮水般汹涌难以遏制的记忆。 “这种东西怎么能和大家的名作放一起呢。”温瑜笑中带泪,面露怀念地去翻那一箱装满了的画卷,“我都忘了这是我什么时候画的了,蛐蛐罐儿里的两只蛐蛐儿。” “这字你看得懂吗?先生总说我妄想一步登天,没学会走就想着跑了。”温瑜缓慢地翻着箱子,偶尔翻到什么东西又想起一件旧事便同周彧絮絮叨叨地说着,“想来也是,那时候的我太狂了。” “这是我娘最喜欢的点翠簪子,倒也不是特别名贵,只因为是我爹送的。”温瑜又从另一只箱子里翻出了一根马鞭,有些好笑又无奈地说道,“怎么这东西也在这里,小时候我爹就喜欢用这根鞭子打我,疼得我要死要活的。” 温瑜的调侃里带着几分自嘲:“不过如今不同了,若阿彧用鞭子打我,或许我便舒服得流水了。” 周彧语噎,听及这般言语有的只是心疼而已。 又听得温瑜说道:“你们是土匪吗?抄家的时候什么也不放过,这样的东西也当个宝似的藏进库房里。” “不是。”周彧哑声否认,那声音里带着几分涩意,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温瑜的面庞说道,“文书记载,这几个箱子是从长宁侯府的库房中弄来的,前东厂厂公中饱私囊的多了,或许就这样匆匆收进库房命人登记了,也未曾注意里面装的是什么,总归是长宁侯府库房中的东西,到底不会太差。” “他们……”温瑜轻叹,喃喃自语,“又哪里是什么宝贝了。” “阿彧,能同我说一说你小时候的事吗?关于你的家人,你自己。”温瑜并不过分沉湎其中,而是很快地调整好了心绪转头问了周彧,放软了语调央求道,“我想知道。” 周彧移开了目光似是逃避,他们的过往是云泥之别,又有什么好说的呢?无非是宋玦琴棋书画的时候,周彧在面朝黄土背朝天。 “没什么好讲的,我爹娘……就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周彧的语调并不连贯,声音也很轻,“想着多生几个儿子,添几个壮劳力,说不定有一天一家人就都能吃得饱饭呢? 又哪里有这个命念书,每天一睁眼就想着去哪里做活。 那时候很苦,一家人相依为命但也勉强能够度日……” 说着说着,周彧便条理清晰了起来,语调中带着几分怀念:“有时候饿得狠了,爹和大哥会冒险进深山弄一些野味来。 那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员外朝廷却还要问你要粮,这不是逼着人去死吗? 放眼望去,别说杂草了,树皮都被啃光了。 爹娘也是没有办法了,才将我送进宫的。 如今的我……也不知他们是否还活着,在何处安家。” “一定还活着,山水有相逢,说不定哪一日,你们便又见面了呢?”温瑜目光灼灼,看着周彧的模样那样认真。 “周彧。”眼前的人嘴上说着没什么好讲的,可不还是说了这样多? “出身不能自己选择,你不善琴棋书画,我又何尝会种地?”温瑜并不清楚对方为何在自己面前为何会将姿态放得那样低,是因为喜欢吗?也不尽然,易地而处,或许是这个缘由吧?一个人的出身就好似决定了一个人尊贵卑贱与否,所有人都这样想的,或许不以为然但还是会被这样的观念影响。 可自己做了多年的妓子,千人骑的玩意儿又哪里尊贵了? 你心疼我,可我又何尝不会心疼你? 末了,温瑜说了句:“我说过,只要你想我会的都可以教给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