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见老熟人(剧情章) (第1/2页)
近日南边的官员连上了好几道折子,话里话外都在催促朝廷派兵清剿水匪。 李钰特意传程文虹进宫来询问。 程文虹只是说,水匪避无可避,只是他们鲤成商栈有对策,行船走货总是聚众而出,又出钱养了镖师,寻常水匪都不敢近他们的船队。 至于那些折子——程文虹倒是有话要说。 “听说是南城一位老郡主嫁孙女,那两船嫁妆走了水路,被水匪盯上了。那夫家是三品府丞,两家结亲本就不顺,这下丢了嫁妆更是争执不休,那老郡主便骂他们,说他们没种,说他们酒囊饭袋......” 李钰笑了笑,评道:“板子不打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从前如今自己丢了脸面,倒知道来找我出头了。” 但还是考虑实情,李钰还是不得不承认,“水匪一事还需斟酌,我们并没有熟识水军的将领,对上这群久居船上的匪类,胜算不大。” “陛下......有没有想过——”程文虹刚想说话,却被薛佩打断。 “咳咳!”薛佩抬头看了眼程文虹,摇了摇头。 程文虹只好把要说的话吞了下去。 “陛下,青郡王求见。” 李钰顿了顿,平日里那为名叫青芜的婢子带着这个小傻子,避她还来不及,怎么还会主动来求见? 虽然如此,李钰还是点了点头,召他们进来。 薛佩和程文虹也没有留下来的道理,只好拱手退下。 四人错身之际,程文虹好奇地看了眼那位传说中的青郡王,明明已近暮春,那青郡王还穿了好几件绸衣,叫人看不清面容。 殿门关上,程文虹这才开口问薛佩。 “薛大人方才......怎么不让在下献言?” 薛佩好笑地看了眼他,反问道:“程二爷是用什么身份与陛下说话呢?” “若是白身,想要与陛下献言需得经御史台,程二爷应当没有经过御史台吧?若是以外戚身份......其中利害,我不说,你也懂。” 程文虹这才恍然大悟,连忙道谢。 薛佩摆摆手,“都是为陛下做事,若较真起来,也是怕落人口舌,这方面你还是要小心为上。” “至于治理匪患之事,陛下既已知晓,便不会放任不管,你大可放心。” “多谢薛大人指点。”程文虹投桃报李,“底下有人行商,从北疆弄来了一块巴掌大的好玉石,我是个粗人,赏不来这种东西,今日就让我借花献佛,还请大人笑纳。” 薛佩会意笑了笑,又问道:“程二爷比我还年长几岁,还未娶亲?家里人不催吗?” 程文虹摸了摸鼻子,笑道:“咱们这走南闯北的,隔三岔五不着家,让人嫌。” 薛佩看出这是借口,也不再多话,转而说起别的话来。 “程二爷手底下有识字的姑娘吗?陛下近日研读旧制,倒是读出不少门道来......” “从前老祖宗曾经有感于君安夫人才能,曾一度下令各家可举荐家中既通晓经书又品行端正的姑娘入朝为官......” 君安夫人是高祖在位年间一位有名的奇女子,其夫婿成氏世代是西北兵籍,承袭的是北军百户侯,可君安这个封号却是她自己挣来的。 彼时边疆动荡不安,各城守将安居一隅,又恰逢塞外来犯,只有成氏积极应对,守住一方。此举反倒激得敌寇集结所有兵力攻打成氏所在之城,君安夫人深知仅凭己力无法抵抗敌军,便一人一马,带着成将军血书奔走,终于说服各城出兵相救,但始终晚了一步,成将军在君安夫人带兵归来之前便战死了。儿子年幼,成家军仍需一位将领领导,君安夫人只能担起重任,集结残兵并入援军之中。 君安夫人身先士卒,不仅守住了城,还将敌寇逼退数百里,为人人称奇。待战争平息,高祖论功行赏时,她却说愿世世代代守边疆安稳,高祖欣然应允,还允她以女子身份率领成家军,继承百户侯一职。 “终究啊......”薛佩叹了口气,“形容虚设,自高祖布令至今,也不过五位女官经过遴选入朝为官。”说罢,薛佩指了指自己又笑了笑,“在下也算一个。” “孙明婷孙大人......大抵勉强算上一个?”薛佩自言自语道。 “薛大人的意思是......陛下欲起旧制?”程文虹好奇地问道,见薛佩隐晦点头,他惋惜说道:“可惜我家中并无姊妹。若我是女子,少不得要乘一乘薛大人的东风......” 薛佩挑了挑眉,直说他是个妙人,“我倒是头回见你这样的男人......那些男人纵使外头演得再好,可一听女子要做那些‘男人家’的事情,便犹如见到惊涛骇浪一般震惊,连连说不合道理。” “什么道理?”程文虹淡然地瞥了一眼薛佩,抬头看向宫墙上吊着的铜色铃铛,飞鸟掠过,惊起阵阵铃响。“我祖父三年半载才回一次家,这上下一百余口,全靠马帮走南闯北挣来的钱供养着。祖父生前也算是位颇受人敬重的头领。” “祖父生前的荣耀,在死了之后便不复存在了。若不是我祖母苦苦支撑,我程家基业早就不复存在了。饶是如此,祖母在他们眼里还是一个异类,他们说:‘女人不能上马’,你说是什么‘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