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第1/1页)
“你却是求错了人。” 郁陶端坐上首,手持一只白瓷小盏。他平素里公事公办一板一眼,对上乞哀告怜的平头百姓也全无动容,似尊玉做的假人。 杨浦昌跪在堂前不住地磕头,额上血痕混着雪沫,凝了又碎,碎了又凝:“求大人可怜可怜我弟兄,他一家老小病的病、残的残,没了我弟兄,是连年关也撑不到了。大人是我们平州的父母官,有慈悲心肠,如青天再世,小的求大人可怜我弟兄一家,放他一条生路……” 他说着,已深深伏下身去。 满厅寂寂,唯余堂前落雪声如碎玉,半晌才有一句清泠的慨叹:“又有谁可怜‘父母官’?” 这话已是松动的意思了,杨浦昌膝行近前,又泣又笑,低声道:“大人真真副菩萨心肠,莫说老天爷都会为大人开眼。此事也就只有老天知道,再不会有别的人了。” 郁陶搁下杯盏,招手让杨浦昌凑到跟前。杨浦昌忙上前去,俯身闻见他袖口的梅花香,如话语一般清浅:“府衙耳目众多消息灵通,你是不知的,那艄公月前去了外地省亲,而今已回了平州,终日闭门不出……后续如何,还待我说明么?” “小人永世谨记大人恩德,大人万福,大人万福!”杨浦昌也是个聪明的,对郁陶千恩万谢,又重重磕了三响,跛着脚欢天喜地地走了。 是月月中,杨刘氏分尸沉江案终得告破。凶案系其夫杨玄、杨玄契兄弟杨浦昌,刘氏尸身被二人分作不下十块投入江中,其时夜黑风高,只有一老艄公远远地瞧见动静。凶案未破之时,杨玄已被收押坐监;老艄公唯恐逮证,避逃出了城,月余方归;杨浦昌为保契兄弟,趁夜去了艄公住所,欲除去唯一人证,此举正中府衙早设下的埋伏。 结案之后,流言甚嚣尘上,说是刘氏不堪忍受丈夫扶持契兄弟生活,也说杨姓契兄弟对刘氏嫁妆早有图谋,说到后来,只都贬一句男风猥亵,赞一句郁大人清明决断。 将近年关,凶案了结,又恰逢豫王冬猎归来撒街[1]、洗尘,一片喜气洋洋。洗尘宴请了平州城内的头面人物,郁陶官居知府,自然位列其中。他不胜酒力,宴席上吃得双眼微饧玉面飞红,告饶退席时得了许多打趣,被王府小厮搀着离了席。 小路暗无灯火,睁眼闭眼是一般景致,郁陶因醉酒而难受得紧,浑不知天地何处,听到小厮忽地顿足,在黑暗中唤了他一声:“大人?” “大人光风霁月,”那小厮更靠近了他,“却是不知我们这些人如何过活的。” 郁陶只含糊听得这一句话,尔后身心一空,待少顷之后再有知觉,是彻骨的冷——他已沉在了水中。 *** 再睁开眼的时候,酒自然醒了,寒意迟迟未去,郁陶身子弱,虽是躺在被褥里,却如置身冰窖,他着眼看床边一身玄色衣袍的男人:“见过殿下,恕微臣无礼了。” 床边的正是豫王陈晏。 “普天之下,只你一个这般知礼节,”男人却是一笑,“论起来,我才要赔不是。” 他说着坐到床侧,欠身执起郁陶一缕发丝:“发也还是湿的。” 郁陶道:“蝉衣她人单力薄……殿下为何说到赔礼……” 话说着,人已慢慢被揽到了对方怀中。郁陶推拒道:“殿下不可……” 再有几句话,他已隔着被毯坐到了男人腿上,他未着寸缕,稍有动作便露出大片羊脂白玉似的肌肤,偏偏此时佣人们鱼贯而入,剪灯、烧炭、倒茶,又鱼贯着出了房门。郁陶不敢动作,炭火烧将起来,身子热了,他也在男人腿上坐实了。 “你我之间,无可无不可。” 君臣共事二载,他二人如今确实更像友朋,郁陶未再推拒。 “推你入水的人我已拿下了,你先安心在我府上养身子,日后再论那人。至于那丫鬟,我命她回去歇着了,”陈晏拿起一方巾帕,“遭事儿只会哭,怎生照顾得了你?不如从我府上调派几个给你支使。” 郁陶低着眼:“拢共也就这一个可心的丫头,殿下还要换了她去。” “倒是我想得不周全了,忘了你自上京左迁便与她一路同甘共苦,”豫王殿下认真擦拭着怀中人的发丝,“那留着这丫头,另抽几个利索的嬷嬷以供你调遣,如何?” 郁陶道:“便依殿下所言。”话语之外也依陈晏性子,未再多做言谢。 又说了许多话,陈晏抱他躺回床榻,按紧四方被角,拨了炭火,才与郁陶告了别。 男人走后,室内霎时清寂,被褥不知何故也似冷了许多。郁陶拥着被毯,在夜雪声中重又睡了过去。 翌晨,蝉衣入豫王府,一张素白小脸上挂着两个哭红的眼泡,为自家大人送上早点与暖胃姜汤。郁陶用饭时她径自哭啼,话语含混,教外人听不清爽:“冬猎一行,豫王有何意动?” 郁陶舀起又一颗澄沙团子,被她逗笑的模样:“你看大人我,好端端坐在这,平安、无事,你还要提前给我哭丧?” 蝉衣听懂他的重音,抬首对上他的眼,终于破涕为笑。 同一时分,陈晏已在书案前听完了杨刘氏沉尸案的始末。他出城冬猎后,城中流传了分狗沉江的话本,而杨浦昌在私面郁陶的当夜,险些被设下的埋伏剥去一层皮。 书房窗边横斜了几枝腊梅,盈着缕缕暗香,与他拥人入怀时所闻见的如出一辙。 ……美人如玉骨盈香,却实在是蛇蝎心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