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哲学的范畴_浅谈庞克的态度及其美学表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浅谈庞克的态度及其美学表现 (第2/2页)

风格一直和以上这些族群有某程度的关联和渊源。庞克青年不愿顺从於既有的社会制度,高唱「自己g」DIY。这GU从反叛出发的cHa0流,深受当时「情境国际」思cHa0的影响。「创旧」detour、「DIY」二者於是成了创意形式的基本手法---运用现存的元素改造为新的形式,使之产生与原先相反的或另类的意涵,进而达到改革的目的。魏斯伍德後来的服装设计概念中,则发展出挪用十七、十八世纪的设计与剪裁,重新使它们充满现代感,可以说是沿袭着最初的JiNg神。而在庞克的平面设计与宣传刊物上,他们喜欢以粗糙的方式拼贴各式口号,用低廉与简易的手工或影印来制作,或者如摄影的蒙太奇手法。在不愿与商业妥协的驱使下,这是一GU「将旧有的、已存在的变成新的、具改革X的架构」的强烈yUwaNg。

    庞克与达达、未来主义、情境国际

    反叛所有建制的「态度」,使得庞克最常被拿来与现代艺术中的达达Dadaism和未来主义Futurism相提并论,其中包括达达的「现成物」Ready-made和「发现物」Foundobject概念、以及它的基本JiNg神:「摧毁一切既有的风格、反理X逻辑」,它们也都跨越至各种领域:文学、音乐、视觉艺术、表演等。庞克与达达因此都有一种导向虚无的特X,然而他们的信仰者也都相信,创新与改革都奠基於「有益的动乱」,并相信以此能够改变世界。而相似於此的,未来主义最常被拿来与庞克b较的面向在於激进的表演所引起的SaO动、诋毁旧有社会次序、反抗传统的形式,并借此引发观者、听众的投入,《庞克的哲学》一书中写道,

    「这种受众的投入是艺术与庞克运动之间重要的联结,因为两者都试图打破制式的表演者与观众间的籓篱。p.44」

    庞克挑衅的行动:在舞台上对观众吐口水、或自残等,引发观者的亢奋情绪,他们会拿身边随手可得的东西如酒瓶、杯子等扔上台,往往引起警方的制止和驱离,这些与未来主义者进行表演时的行径雷同,并且共享着相仿的政治X意图。庞克与前卫艺术的关联,甚至还被追溯至十九世纪画家居斯塔夫?库尔培GustaveCourbet赞颂常民和人类在生存中挣扎的写实主义绘画。庞克的JiNg神和库尔培绘画中所表现的,有着共同的阶级颠覆意识。

    这些b较多半是庞克文化的研究者从庞克的意识型态、表现方式中归纳出的脉络。这些说法,庞克文化里的年轻人未必全然接受,事实上他们还常对於学院派的诠释嗤之以鼻。在时空背景上,直接具T影响庞克的是二十世纪中期在欧洲发生的「情境国际」思cHa0SituationistIional1957-1972。「情境国际」对社会的批判与主张对当下生活采取的行动和作为,是当时的知识青年主要思想的来源之一。情境国际的成立者及主要理论人物是撰写《奇观社会》theSocietyoftheSpectacle的纪?德柏GuyDebord,核心人物为撰写《日常生活的革命》TheRevolutionofEverydayLife的哈伍尔?范内哲姆RaoulVaneigem。他们主张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批判,并企图用基进的方式改革以建构出更完善的生活,行动者所要反抗的是由资本、媒T所掌控的消费社会,并透过政治或艺术的手段试图脱出它的掌控。「创旧」Detour就是运用已存在的形式、概念,将之加以改造後对原先的意义和作用产生反噬和巅覆力,并以此传达出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讯息。庞克文化中年轻人运用这样的策略并加以实践,甚至成为它们的「艺术形式」。在情境国际成立之初,与其关系最密切并且并入其中的艺术团T,最着名的是「眼镜蛇」CoBrA,也由於此,情境国际不仅是一GU社会文化思cHa0,同时也被视为艺术运动,与达达、未来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被认为是同样脉络底下的产物。「庞克」的开始以及它所展现的形式,是这GU思cHa0所延扩影响下最耀眼的火花。情境国际的观点相信:艺术若不具有革命X,就什麽都不是。

    庞克作为cHa0流,及其文化的影响力

    如今当我们谈论「庞克」,我们时而谈的是「作为风cHa0的庞克运动」,那段令人惊叹的摇滚传奇;时而谈的是年轻人身上夸张叛逆的造型;有时又是指DIY的美学风格与无政府主义哲学。「作为风cHa0的庞克」在七十年代中期发生,并在七十年代末乍然结束。时尚造型的庞克仍横行在l敦、纽约与东京等世界大都市的街头。而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的庞克JiNg神,存留和延续於後来的反文化运动中,一如台湾媒T行动者h孙权在《庞克的哲学》一书导读中所写:「行动论者则会乐於揭露庞克自己g传统与直接行动主义如何在占屋运动上发扬光大,掀起同仁志风cHa0,在90年代转换成raver们占据空间的行动哲学,在捣蛋monkeywrench技术上日益JiNg进,甚或在1999年反全球化运动与其他的基进环保运动上创造认同X的抵抗。」不论是哪一种,也许有人认为那仍带有浓重的虚无主义倾向,但就如《反文化》一书的作者英格J.MiltonYinger在谈反文化的艺术形式时所写,「它的深远意义不在它的虚无主义,而在於创造出来的作品。它使用触目惊心的混乱让观众耳目一新。桂冠,p.142」更JiNg确地说,表现反文化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审美的否定,「审美否定也许会有意识地表现为丑的形式,但它不是遵照对b的观念来衬托传统的美,恰恰相反,这种丑的形式代表了反文化的美,废铜烂铁、残羹剩饭、破衣败絮、喧嚣嘈杂之声音和纷乱无序的文化--这些都成为某些艺术的材料。同前,p.203」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