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灵魂归位,命运改写〉 (第1/1页)
>时间轴:7月21日-9月新学期 身分状态:双核意识「悠星」稳定,融合率≈∞常态化 --- 1.特别条款的诞生 礼堂事件翌日,S大附中召开临时校务会议。 校长室决议:依《学生个别差异辅导要点》增设〈双核学生身分认定及支持条款〉。 条款核心: 1.以单一学号「高二3班17号」登记,但保留两组姓名记录——沈悠然╱顾星禾; 2.允许同一时间选修两套必修课,考试采「最佳成绩择优」; 3.心理健康室与医务室提供长期「双核谘商」与脑波检测; 4.班级座位、宿舍床位依本人自主选择。 >「规则不能定义一切,但可以保护独特。」 ——校长在条款下方亲笔附注。 --- 2.返校宣言 7月25日,悠星首次以「双核」身分返校。C场朝会上,他们登台致简短谢词—— >「谢谢老师与同学接纳我们的与众不同。 今天起,悠然与星禾不再是谁扮演谁,而是一起生活在一个名字里。」 掌声自学生方阵中炸开,林薇与祈安最先站起。那一刻,悠星听见两颗心脏「咚」地重合——不是错觉,而是真实共鸣。 --- 3.新学期的双向课表 行政组将课表制成「双向折页」: |节次|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 |----|----|----|----|----|----| |早自习|英语朗诵星|德语朗诵悠|‖|英语朗诵星|德语朗诵悠| |第1节|物理悠|历史星|数学悠|国文星|化学悠| |‖|…|…|…|…|…| 「悠」标注沈悠然侧重的理科; 「星」标注顾星禾偏Ai的人文。 若同时出席,老师按「择优」记成绩;若只有一人出席,则以实到者为准。 班导语录: >「双核不是特权,是对责任的加倍。」 --- 4.宿舍与日常:一个人的两把钥匙 宿舍4-205门牌下,多出并列两个名条。 早晨6:30,星禾意识醒来,绑高马尾,跑3km; 下午4点,悠然意识切换後,窝沙发读《量子场论概论》。 晚间交界点,两人会在镜子前做「同步自我确认」: >「我叫悠星。 我拥有两段记忆、两种声线、同一颗心。」 镜面不再吞噬,而是如湖水般平静。 --- 5.情感的再定位 林薇宣布辞任班长,转任「双核支援志工」。她对悠星说: >「不再把你们当研究对象,而是朋友。」 周祈安与校报合作连载专栏〈如果校花有两颗心〉,首篇便写道: >「Ai有时候不是拥有,而是在旁边,看他们成为更完整的自己。」 祈安与林薇无声交换一个眼神: >或许,我们也该开始自己的新故事。 --- 6.校际论坛:成为标签的破坏者 9月初,市教育局举办「多元身分与校园包容」论坛,邀请悠星作学生代表发言。 投影幕上,他们展示脑波金线截图——「∞」符号。 >「有人说,我们是物理意外、是怪谈後续, 可我们更想证明——当世界用标签划线,我们选择把线r0u成无限。 成年之前,我们先学会Ai自己所有的身份; 成年之後,我们愿意为别人的独特挺身。 这,才是教育和Ai情共同的意义。」 讲毕,全场起立鼓掌。教育局长向校长低声感叹: >「或许,下次修法该请他们当顾问。」 --- 7.深夜屋顶:新的梦 论坛後夜,校舍屋顶风声呜咽。悠星靠在围栏,一半嗓音轻问: >「你说,再过十年,我们会是什麽模样?」 另一半嗓音答: >「或许在做研究,或许拍纪录片,或许写歌……但肯定还会一起,还会叫同一个名字。」 月光落在交握指缝,影子只剩一条。悠星闭眼,感受那条金线在心底安静闪烁—— 像宇宙背景轻轻嗡鸣,提醒他们: >两颗灵魂的故事,才刚开始。 --- 章末彩蛋 林薇sidestory:开设「镜像心理学」社团,第一期社刊封面题字——《我是谁?我可以是很多》。 周祈安sidestory:投稿文章〈当你喜欢的人成了两个人〉被市报转载,引发「复数Ai情」讨论热cHa0。 悠星小剧场:新校规推出「双核学习实验班」招募公告,悠星举办说明茶会,亲自当学弟妹们的「融合导师」。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