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似是故人来 (第1/2页)
韩江雪透过猫眼往外看了眼,发现站在门外的竟然是张景生。他握着门把的手顿了顿,最终还是打开了房门。 “动作真快。”他知道自己回大陆肯定会被额外关注,却没想到这人会不辞千里地跟到汕头来。 “你过罗湖的时候就有人通知我了,我还以为你多少会在广州停一停,”张景生也丝毫不打算隐瞒他们关注韩江雪行踪的事情,只听他略微停顿片刻,随即话锋一转,问说,“连夜开车赶来,急着找人?” 这件事不提还好,提了韩江雪心里就来气,于是他没说话,只是靠着门框,等张景生的下一句。 韩江雪的怒气是张景生意料之中的,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同样的事情如果换到自己身上,他也免不了有怨气,因此张景生笑了笑,带着些安抚性质地说:“二哥,我不是来阻拦你的,只不过有件事要提前跟你说清楚。” 韩江雪挑挑眉,示意自己在听。 “万径的情况很复杂,虽然捡回一条命,但之前的事情他统统不记得了。医生说只能等他自己想起来,强行刺激的话可能会导致别的风险。我们本来想着,给他一年时间,如果他能想起来,就把人送回香港。可你也看到了,这一年多他都没有丝毫恢复的迹象,所以也别怪我们一直拖着没告诉你。” 迟来的真相让两人之间的空气陷入沉默。张景生停了一会儿,似乎在观察韩江雪反应,见后者无话可说的样子,便继续道:“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百姓不用因战争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经济发展,国家一点点变得富强,连日子都有盼头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张景生很感慨,只不过说出来的话听着像是跑题了。 “其实我想想会觉得,老天留他一条命却叫他忘记之前的事情,就好像是在给他一个放下屠刀,重新开始的机会。” 话已至此,韩江雪怎么会不明白张景生这番话的言外之意?对方不外乎就是在问“即使这样你也要去找他?”。 “一眼。我就想看他一眼。”许久后,韩江雪终于开口道。 他或许已经强求不了任何事情,但唯独,他想用自己这双眼睛亲自确认一遍他爱的人还活着。这就够了。 张景生轻笑一声,说:“二哥,别误会。你想怎么样都行,我只是来给你提个醒的。”说完他递来一个牛皮文件袋,袋面上几个红色大字印着:广东省公安厅,文件袋的封口处贴着封条,上面还端端正正地盖了一枚骑缝章。 “先别打开,到疗养院了直接给前台就好。”张景生叮嘱。 “里面别是对我的逮捕令。”韩江雪勉强打起精神,开玩笑般说道。 “我是这种人吗?” “最好不是。” 作为一个常住人口不过万的海边小县城,这间疗养院的设施装潢从外面看上去远远谈不上奢华高级,但好就好在四周足够安静,背靠山,能看到海,安保措施也出乎意料的森严。韩江雪从当地居民嘴里得知,不少省里退下来的干部最后都会来这里养老。 “你好,我想问一下,你们是不是有位病人叫万径?呃,万径人踪灭的那个‘万径’。” 前台负责接待的护士仔细地打量了韩江雪一眼,没有回答问题,而是反问说:“先生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来访的目的是什么,与被探访人是什么关系?我们需要核实你的身份信息并做访客登记。” 一连串的问题把韩江雪问得哽住。这些分明都不是什么复杂的问题,他心里早该有答案,可不知怎的,话到嘴边却始终无法说出口。 护士沉默不言地等着他回答,韩江雪嘴张了张,最后什么都没说,只是拿出张景生给他的文件,递给了护士。 “有人让我把这个给你们。”他解释道。 护士对此似乎见怪不怪了,只见她熟练地接过文件袋,转身进了身后的一扇门里。不一会儿,她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回来了,同时将一个本子和一支笔放到了接待处的台面上,说:“先登记吧,一会儿我带你去找他。” 韩江雪乖乖登记好了信息,护士随即把手上的文件递给他,说:“这是万径的病历资料,不知道韩先生你是否对病人的情况有所了解?” “只知道一点。他失忆了,是吗?” “是的,病人不记得之前的事情,虽然暂时检查不出导致失忆的具体原因,但我们建议不要刻意地引导病人进行回忆。其余的话,倒也没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护士一边说一边走出接待处。 她领着韩江雪穿过疗养院一楼的长廊,来到尽头的一扇门前。推开门的瞬间,海风带着阳光瞬间倒灌进来,声声浪潮也在耳边变得清晰。 “他喜欢看海,所以天气好的时候基本会在花园里呆着。”护士朝远处一指。 远处的海在蓝天下翻起浪,一个熟悉的背影坐在长椅上。风吹乱了那人零碎的发尾,露出一截瘦削的后颈,霎那间韩江雪的双脚像是被钉在原地,无法再往前挪动半步。他的心不受控制地疯狂跳动着,一下下撞在肋骨上,仿佛要撕破他的胸膛蹦出来。 “韩先生?”护士走了两步,发现人没有跟上,转头略显疑惑地喊道。 韩江雪猛地回过神,半晌,对护士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