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饮露 (第1/1页)
夜sE压得低,山坳里像有人打翻了银粉。顾青禾把青尾瓶轻轻置在地上,先按谱走了一小段“冬藏”,让心口平下去,再抬眼—— 一缕又一缕的白sE细丝,从四面八方慢慢垂下,落到瓶身附近便断作米粒大小的光点,挤挤挨挨地向内涌。光不刺眼,带着井水般的清凉,像是天幕在呼x1,吐出来的每一口都被这只小瓶hAnzHU。 她趴下去,与瓶齐高。指尖探过去,碰到一颗光点——只觉微凉,像霜落到皮肤上,除了凉,别无他奇。她把指腹收回,没打断它们的投奔。 很快,瓶身周围汇成了一个脸盆大的小小“光池”。光点不从瓶盖缝钻,也不撞叶纹,只在靠近瓶腹时像被牵住,整个没入,无声无息。她忽然想到白日灶间里的“微沸”:水也是这样安稳地说话,不见波涛,却一路把热送进食材的纤维里。 她做了几个试验: 她用一方青布罩在瓶上,光点便在布边缘停住,像遇到墙,再从布边绕过,续向瓶腹。记下:光避障,寻径。 她把瓶拿离开地面半尺,光点仍然能寻着,速度不变。记下:距增,趋X不变。 她把瓶从外套回鹿皮囊里,光点一度稀了下,过一会儿又聚——似乎皮囊减了它们的X子,却挡不Si。记下:皮囊抑,不绝。 她没有急着开盖。按蕲老的吩咐,她先记。纸上很快密密写了几行,最後还画了瓶身四片叶纹与三个微凸点,在图上标注“春、夏、秋、冬”的箭头。做完这些,她才把掌心轻贴瓶腹,收了收自己的凉息。那凉息一度不听使唤地被瓶身牵了一下,她赶紧稳住,不与之相斗。记下:瓶有牵息之X。 夜风微动,一道脚步声从远处走来又远。她把瓶纳回皮囊,贴在x前,藏入衣襟,整个人退到树影里,屏了一口气。两个护行青袍从松间掠过,说话声被风剪得断断续续:“……告示又多了一张……雪章院急……”“……巡一圈就回……别多看。” 脚步声一灭,顾青禾又走回那片空地,再把瓶放下。光点像是认得它,眨眼就团过来。她忽然听见了——瓶身深处,有极轻的声,三下,不连续,像白日里在灶间听到的那三声“嗒”,却更深,像从里面响起。 她把盖子退了半分,不过一条发丝的宽。没有异味,只有一丝木甜。她谨慎地把盖再合回去,没再多试——她还没看完三天。 直到夜sE将尽,她才把瓶收好。回到屋里,她先处理脚伤——去瘀散再上一层,按涌泉与太冲,让血回路——然後把刚才的四个试验与“三声嗒”一一落在纸上,在“嗒×3”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开合符,标注“未行”。 临睡前,她把瓶与桑叶符叠在一起,仍旧用细绳绕七圈,贴在x口。她靠着墙坐下,按谱行了最短的一段“冬藏”,把今天的见闻在心里排成路: 光丝—光池—避障—牵息—三嗒——未开。 每一段都用一条极细的线连起来,线不必直,只要可走、可回。 第二天一早,卢至端着两碗稀粥与两个白馍来,还不忘嘴碎:“老竈头说微沸时别说话,我就不说,可我耳朵还是偷听到了一点——水声在变拍。”他边说边往她x前的衣襟瞟,终於忍不住,“你昨夜出去?” “看露。”顾青禾简单回了三个字。 卢至“哦”了一声,眼睛却亮:“那瓶子……饮露?” “像。”她把纸推给他看,指到“避障”“牵息”。“我还要再看两天。雪章的告示你见了?” “见了。”卢至朝门外撇撇嘴,“‘觅者有赏’。赏就赏,我们不稀罕。”他压低声音,“你小心护行巡。”又笑,“要是第三天还‘嗒’,我就给你配微沸。” 下午出诊回来,暮青在白石关口递过一卷名簿,视线不着痕地扫过她x前,像什麽也没看见,只问:“今日几人?” “三。”顾青禾答。暮青“嗯”了一声,彷佛那一声“嗯”里夹着一粒很小的籽:知道,也不问。 夜里,风铃轻轻响了一下。顾青禾把青尾瓶放在桌上,没有打开,照昨日那样敲三下,每一下都轻轻的。她把掌心的凉按上去,停一停,收回—— 那一丝从瓶里回来的凉,还在。 她在“应”字旁又添了一笔:续。 灯火未央,她对自己说:再看一天,看清,再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