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属於我的评比 (第2/2页)
角,评委喜欢。就我个人来说,我当然觉得你有能力去。” 我张了张嘴,刚想说什麽,她却忽然顿了顿,语气收得更轻:“如果你是想听我说——‘我很看重这次b赛,但你没这个能力,希望你这次的机会就让出来’,那我说不了。”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没有半点起伏。 那种冷静,是我预料到的,但真正面对时,还是有点打在心口上的感觉。 我苦笑:“我没那个意思,就是……你知道我不是那种愿意出风头的人。” “我知道。”她点头。 “所以我在想,要不……我可以和校长说,我不太合适。” 这句话一出口,我立刻察觉到了她眼神里的轻微变化。 不是惊讶,也不是喜悦,而是一种极快闪过的——迟疑。 然後她又恢复了原本的淡然,语气依旧不急不缓: “你当然可以这麽做。只是如果你真的主动退出了,这件事的‘意义’,就不仅是你个人选择了。” 我愣了一下:“什麽意思?” 她看着我,很认真地解释: “你要知道,这种评b,不止是给谁讲课的机会,更是给我们整个组争取曝光度的机会。尤其你是新老师,能被考虑,已经说明校方在关注我们组了。如果你现在退掉——” 她停了一下,语气很平缓,“别人可能就会说,是我们组自己放弃了机会。也可能会说,我们组缺乏竞争力。你想,下一次还有别的什麽校外竞赛,学校还会第一个想到我们组吗?” 我沉默了。 “当然。”她补充道,“我不是说你必须去,也不是劝你y撑。我只是告诉你,你退掉这个,代价不是你一个人的。” 我抬头看着她,忽然有点说不出话。 我原以为,她会表现得更……人情一点,哪怕不直接开口说“你帮我一次”,至少也该表露点“我很看重你”的态度。 但她没有。 她理智地拆解局势、剖析後果、劝我三思,却没有哪怕一丝个人情绪掺杂在里面。 这一刻我忽然明白了,她不是不想争。 她很清楚局势,也很明白这个评b的价值。 但她不会“央求”,不会“施压”,不会用哪怕一点点情绪勒索来“要求”我。 因为她知道——在这个游戏里,面子,b诚意更重要。 如果我自己不站上去,她绝不会拽我一把。 但如果我站上去了,她也绝不会多谢一句。 因为,那本来就是你自己该做的选择。 我忽然觉得自己坐在一张两边都不是岸的船上。 左边是夏凝,青春稚nEnG、迫切需要证明自己; 右边是秦舒宁,理智、冷静,像风吹不动的石头。 而我,在中间,不想前进,也不甘心後退。 我站起身,轻声说:“我知道了。” 秦舒宁点点头,又重新翻开了那本学生速写集,语气淡淡地说了一句: “你做决定吧。别後悔就行。” 夜sE有些沉,风在校门外的小路上吹得树叶沙沙作响。街灯昏h,我和夏凝走在砚石高中门口熟悉的路上,一前一後,影子被拉得很长。 空气像是被什麽东西轻轻箍住了,两个人都没说话。 1 地铁口就在前面,平时我们这个时间搭的车不多,偶尔路上也就我们两个。以前的每一次,都会聊到笑出声,再走到站台时还意犹未尽。 可今天不一样。 从会议室出来的那一刻开始,气氛就变得微妙。我不是没想过要开口,但真要张嘴时,才发现根本没什麽能说的。 我总不能一上来就说:“你也想参赛吧?” 那不是聊天,是宣战。 结果,还是夏凝先开口了。 “徐组长下午找我谈话了。”她声音轻轻的,有点不太确定地试探。 “哦。”我应了一声,尽量让语气听起来随意。 “他是说……这次市里的青年评b,组里还是希望我能争取一下。” “嗯。”我点点头,“你确实挺合适的。” 1 她顿了顿:“但……後来会议上校长看着你的时候,我有点愣住了。” 我转头看她一眼,街灯下她的脸有点模糊不清,表情也看不真切。 她接着说:“其实我也不是非要争这个。就是……学校里,像我这样刚来的,又没什麽背景的老师,能上的b赛就不多。这个算是少数能靠自己拼一下的机会了。” 她语气轻飘,但我听得出来她是真的在意。 “我明白。”我低声说。 她忽然笑了笑,有点自嘲:“所以我也挺尴尬的,看到你也被点名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怎麽和你说话了。” “也没啥好尴尬的。”我摆摆手,试图让气氛轻松一点,“你是热门,我这不就是……看戏的。” 她轻轻摇头:“别这麽说,你b我经验多,讲课b我稳,台风也好,我知道的。” “你也知道?你监控我上课了?”我装作惊讶。 她轻笑一声,轻轻推了我一下:“别闹。” 1 气氛算是稍微缓和了一点。 “其实也不只有咱俩吧?”我故意换个话题,“听说还提名了语文组的那个谁,教得挺有风格的。” “哦,那个……”她笑了,“八成是陪跑。” “我也陪啊。”我说。 她没说话,只是看了我一眼,似笑非笑。 那一眼让我有点受不了,我赶紧低头翻了翻手机,装作在看明天课表。 地铁口的信号灯亮了,夜风忽然有点凉,我把外套拉了拉。 她轻声说:“你要是真的不想上,也不用勉强。评b这事本来就很形式。” “嗯。”我点点头。 “不过……”她声音又放轻了一点,“如果是你上,我也不会怪你。” 1 我抬起头看着她,她没回头,只是慢慢走着。 我忽然明白了她的意思。 她知道我们已经站在了对立的位置上,但她愿意保留一份T面给我。 可也正因为这份T面,我什麽也说不出口。 “快走吧。”我转移话题,“再晚一班地铁就没了。” “那今晚就跑回去了。” “跑得过你我请你喝N茶。” “你以为我不敢?”她笑着,一下子又像是回到了我们之前的状态。 我举手投降,“行,认怂,今晚我请。” 地铁进站的声音远远传来,我们并排走进站台。 1 这段对话,绕过了所有该说的,掩盖了所有该表达的。 可我们都知道,这份默契,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味道了。 地铁轰鸣着驶入站台,我们一同迈进车厢。 她站在门边低头看手机,鬓角被风轻轻吹起。列车启动的一瞬,她抬头看了我一眼,轻轻笑了笑。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我们就像两条轨道上并行的车,谁都不敢开口问一句:要不要一起下车。 有些话不说,是因为说了就变味了;有些情不揭,是因为揭开就失去了T面。 而有些决定,或许早就在心里悄悄做了——不是因为懦弱,也不是因为成全谁,只是忽然明白,有些舞台,注定不属於我。 可这份不属於,也未必就等於退让。 至少此刻,我还愿意站在这节车厢,看着她的背影,哪怕只是这麽安静地同行一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