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端午 (第2/3页)
拔得头筹者可得百两银,若在终点射箭射中彩带者,老朽挂在彩带上面的翡翠便是彩头!” 杨戬起身,拿折扇拨开珠帘,俯瞰下面河岸上热闹的场景,男人们戴上黄巾换上短褐,跃跃欲试,沉香注意到这声音,按住哮天犬的胳膊,跟他一起走到了杨戬身边。 “舅舅!我也要去赛龙舟!” 杨戬微笑:“知道你贪玩儿,去吧。” “嘿嘿,等我拿了那彩头,就送给舅舅当扇坠子!”沉香一把搂着哮天犬的脖子,坏笑着说:“哮天犬叔叔,您陪我一起吧。咱们要是赢了,您就得承认蜜饯粽更好吃,就这么说定了!” 哮天犬白眼一翻差点儿没气死:“玉皇大帝来了也是果粽好吃……不对,凭什么?!咱俩一起赢了凭什么说蜜饯粽好吃啊,我不服!” 沉香二话没说就拉着哮天犬一跃而下,没用法术,轻盈落地,那举办龙舟比赛的老者看了,暗自吃了一惊,心想果真是英雄出少年! 沉香笑容满面地朝老者作了一揖,道:“老伯,您看可否行个方便,我们叔侄俩久居海外,甚少见到这种大场面,因此也想参与其中,好沾沾喜气。” 老者和蔼一笑,道:“好说好说!正好还剩下一艘船,小英雄,老朽问问可还有人愿意参加。” “如此便多谢您了。” 可老者问了一圈,已经没剩几个力气大的男人了,其余女子更是羞涩腼腆,不愿上前,老者朝沉香抱歉地笑了笑,说实在凑不齐人,他也没办法了。 “老伯,就我们叔侄二人也是可以的。”沉香笑道。 老者惊愕道:“就你们两个人?那么大的龙舟,小英雄,你可别开玩笑了!”他左右打量着,眼前的两个人一个比一个瘦,尤其是这个穿着黑色紧衣的男人,怕是连骨头都看得见,寻常赛龙舟的队伍都不会考虑这种体格子,更别说仅靠二人成队了。 哮天犬急了,上前一步:“嘿……你这老头儿……” 沉香把他推到身后,若无其事的,依旧和和气气地与老者道:“您不知道,晚辈这位叔叔力可拔山,晚辈自小习武,力气也不小,今日普天同庆,您也分些福气给我们不是?倘若我叔侄二人能沾到您家里的光,那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好!”老者颇为惊奇地笑看着沉香,道:“小英雄口气不小,好,那老朽就破例一次,二位准备吧!” “多谢老伯!” 岸边,沉香撩起袖子,把长袍下摆系在一起,莹白的手臂在日光照耀下闪耀着珍珠一般的光泽,他转身回眸,朝茶楼上珠帘边的杨戬俏皮地眨了眨眼。 杨戬心口顿时泛起涟漪,眼中逐渐摒弃了旁人,只留下了精灵般活泼的沉香,他唇角微微勾起,站在高楼上观望战况。 哮天犬在沉香耳边悄声说:“你可是能拿起四万多斤雷神枪的大罗神仙,他们真当你在小孩子过家家呢!” “哮天犬叔叔,不能用法术哦,咱们可不能靠作弊跟老百姓抢东西。” “那是当然,主人来前就嘱咐过了。” 一切准备就绪,沉香跳上龙舟,哮天犬坐在船头敲鼓助威,看得其余人眼珠子都瞪出来了,偌大的龙舟上就坐着一个清瘦漂亮的少年,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这也就罢了,连唯一的成年男子也只打鼓不划船,这……这是来捣乱的还是来出丑的? 随着一声令下,几艘龙舟在众人合力之下冲了出去,有的平稳,有的快速,各有千秋。沉香微眯着眼,笑得爽朗,手腕翻飞,随着鼓点跃起,船桨掀起层层水浪,舟下翻腾的水珠飞溅到他如画的笑靥上,龙舟也像离弦箭一样驶出,这样欢快的场面,落在旁人眼里,活像画里出来的小仙君,可是他在对手眼里,就是个力大无穷的怪物! 几个赛道一过,几艘龙舟各自追赶着,沉香和哮天犬相视一笑,力道更加大,率先划过终点。自从沉香开始划船后,老者的下巴就没合上过,他赶忙提着衣摆跑过去,瞠目结舌地看着夺魁的沉香,下意识抬起手想要鼓掌,那一句“好身手”还没说完,就见沉香拍船而起,足尖轻踏飞到了前面的台子上,翻身间弓箭已握在手,他跨步于此,拉满弓弦,对准数丈外插在江中的靶子飞快射出一箭,羽箭撕裂长空,发出“嗖”一声尖鸣,须臾间,这只箭就射中了靶心上的丝带,百步穿杨,好不威风。可他这一箭太过霸道,竟把丝带里面藏着的翡翠击落了,眼看就要掉入江中,沉香微微一笑,飞身轻踏江水,速度快到只见残影,不过眨眼光景,那颗翡翠就已经落在了他手心,他身形一动就安安稳稳地站在了江岸边,飘渺如仙的衣摆轻飘,何等的意气风发。 沉香捏着翡翠,得意地对茶楼上的杨戬晃了晃。 杨戬摇头轻笑,合上珠帘,转身下楼。 老者和一众赛龙舟的男子围了过来。 老者像是看到宝一样,“小英雄当真是身手不凡啊!此等气概,莫非……莫非您是咱们大宋的某位将军?” “老伯抬举了,晚辈不过是个闲云野鹤,偶得名师学了几年武罢了,万万抵不上保家卫国的诸位将领。” 男人们都道:“这位小英雄,不但有本事,还谦虚,真是难得!” 老者拱手道:“小英雄,你既然夺魁,就随老朽去取银子吧,若老朽有幸,能否请小英雄和小英雄的叔叔光临寒舍吃个便饭?” 沉香笑着还礼,道:“老伯,多谢看重,不过不必客气了,我们叔侄二人还要赶路,不便久留,另外夺魁的百两银您就以您自己的名义分给沿路流民吧,这也是积德的事。晚辈自不量力与各位勇士一同比试,一是贪玩儿,二是晚辈的舅舅一向喜爱翡翠,晚辈就想着一举两得,讨他老人家欢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