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琴会於酒 (第2/2页)
落下: 「小nV子魏音。昨夜弹琴之人,今朝扰客之人,皆是我。」 语气不轻不重,如溪水拂石,顺势而来。无羞亦无矜,只平静如雾,将身份拈起,又轻轻放下。 书生侧耳,拈酒应声:「墨天。」 「墨天……」她低声念了这两字,像是确认,也像是将它藏进心底深处的某一格。 琴身缓缓收起,她将琴斜背起身,语气轻慢,像随口一问,又似早有思量: 「公子若不嫌弃,且让我引一程。云河虽小,亦有些旧事可听,些许巷角可走。」 墨天未语,只立起身形,手拄拐杖,杖声轻落。这一步,已是应诺。 魏音轻笑,步伐从容。两人不并肩,却步履一致,自城东老槐之下,踏入云河镇深巷。 街市渐开,雾尚未散。她不言情,不问事,只指引着他走过一条条旧道。 「那家sU饼铺的馅偏甜,早上卖得快,晚了便无。」 「这家茶铺的掌柜手艺不错,只可惜脾气更y,若问三句,便赶人走。」 「这边书肆虽旧,册中夹话却新,有人说它不只是卖书那麽简单。」 她语气温缓不疾,像是闲话,却句句有着对这城的熟稔与留意。 墨天听着,偶有「嗯」与「哦」,从未打断,亦未急行。他走在声音里,走在她编织的云河镇里。 有时她不说话,只转头看他是否还在身侧。他亦不答,只拄杖缓行,踏着落叶声与巷声。他不知她想引他往哪走,她也不问他来这是为了什麽。他们像是互不追问的旧识,又像初识却不陌生的同行。 两人走过香铺,烧的是早春第一批新香;过了一户铁匠铺,炉火未旺,烟已上梁。魏音走得慢,语不多,但偶尔会道:「这家铁匠的nV儿,唱戏b打铁好听。」又或是:「那户人家的狗三更总叫,有人说牠见过鬼。」 她说的不是风雅,而是活人日常。 风从街角吹来,夹着茶香与纸灰味。他轻举酒葫芦,已空,只摇了摇。 魏音眼角一转,笑问:「公子好酒,这我早知。不若我请一壶正酒可好?」 墨天唇角含笑:「正合我意。」 魏音引他转入偏巷,来到一间古旧酒楼。木牌上斑驳残字仅余「东窖」两字,其内却打扫乾净,木桌有油,桌角不摇。 两人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日光斜照入席,像将市声都挡在檐外。 魏音熟稔地与小二招呼,语气简洁而从容。 「醉鳝一盘,红烧J半只,花生猪脚切片。热壶云酿,两盏慢上,今日不赶。」 墨天听完,指尖轻敲桌面,声音淡淡: 「你记得这许多,来过不少次?」 魏音倒酒时未抬头,只道: 「菜sE未改,味也未变,走过几回便记得了。」 她语音平淡,无故人之情,也无往事之忆。 墨天不再问,只举盏饮下,酒入喉微烫,转甜,气息清长。他点头: 「不错。」 酒上,菜齐。二人不谈昨夜,不论今朝,只是坐着、饮着、说着。 他们说起城中谁家的桂花早开,说起巷角那户人家的老猫仍不亲人。 魏音问他:「你来云河,是为何事?」 他答:「为走路。」 她轻笑:「走路也要挑地方?」 「地方安静,人声杂,酒不凉。适合。」 「那你选对了。」 说话之间,桌上酒暖,菜热,雾散而yAn光初盛。 两人间的气氛不热,不冷,如一壶未酣之酒,虽未醉,却能久坐。 说话未多,气氛未淡。至壶底将尽,菜肴见底,两人仍未起身,只静静望着窗外yAn光落在街砖之上,微亮而不炙。 此刻,便如人世中一段微暖,无惊、无喜、无言、无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