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天赐?权谋? (第2/2页)
> 「那之外呢?你们写不出名字的山海,你们说不出口的语言, 你们不懂的部族、没见过的风俗……他们不算在鼎里,就不算人吗?」 周公沉默。 佐伯继续,语气变得锐利而悲伤: 「你们把鼎做成世界,把铭文当成真理, 可是说穿了,鼎只是你们有能力发声、有权力命名的证据。」 他走近那尊还未完工的鼎,低下身,指尖轻轻划过铜面。 「我知道。你们不是不知道外面很大, 只是你们需要一个能让人相信世界就是这麽大的东西。 这样b较好治理,b较好教,b较好留下故事。」 他转头,轻声问周公: 「所以我现在问这些,是不是让你们很不舒服?」 周公没有回答。 他只是望着那口尚未凝固的鼎,声音沙哑: 「鼎的范围,不是世界的范围, 是我们能说服人相信的范围。」 然後他顿了顿,彷佛说出口的话连他自己都不愿相信: 「但如果我们不这麽做……我们连‘我们是谁’,都说不出口。」 佐伯望着那排未刻完的铭文,深x1一口气,伸手在其下划下一行: 「天下不止九州,鼎外也有人间。」 *鼎前论剑,梦中踢人* 铭文刚刻完,火光还未散,鼎面上「鼎外也有人间」七字尚热。 佐伯正yu静下来再细看,忽然身後传来一阵人声嘈杂。 「欸欸欸,这就是鼎本尊喔?」 「b我想像中小欸,我还以为能装下一匹马。」 「你看这火,烧的不是铜,是历代的妄念吧。」 佐伯一转头,果然, 孔子、孟子、庄子、墨子,四位大佬全T到场,像是参加什麽古代青铜装置艺术开幕式。 孔子抚须开口,语气酸甜适中: 「鼎者,礼之极也。但若礼变成遮羞布,就不是教化,是修辞。」 孟子皱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鼎若非为民而铸,就是为君而自欺!」 庄子笑得像在参加火祭晚会: 「鼎不鼎,梦不梦,铜不铜,形不形。你们争什麽呢? 最後不还是烧掉再重铸?这世间万物,皆供轮回取笑一回。」 墨子拍了拍鼎身: 「你们这个材料,太浪费了。若我设计,可三用,祭祀、贮水、防盗。 而且我不会刻天命,我刻的是使用说明。」 佐伯听着四位讲得兴高采烈,一边抄笔记,一边忍笑。 1 直到周公终於再也忍不住了,站起来,一甩袍袖,大喝: 「竖子尔等无礼!此为国之大器,非市井闲谈! 你们把千年圣物当成评论稿,一字一句,皆有天命之重!」 四位一愣,互看一眼。 孔子点点头:「是是,天命很重……但民心更沉。」 孟子:「我们退,我们退,免得鼎炸了。」 庄子:「这里太热,我去和蝴蝶聊。」 墨子:「我回工坊,做个鼎锅两用的版本。」 四位悠悠然退场,只留下满地热风与一位尚未冷却的周公。 佐伯没说话,只笑笑,把笔收起来。 1 梦中的山洞像历史的x腔,静了下来,火却还没熄。 *铜光里的倒影,梦醒前的备忘录* 山洞里,火渐渐稳定了,鼎也快铸完了。 佐伯站在鼎前,俯身往里看。 鼎中青铜未凝,表面像一汪沉默的湖,他的脸倒映其上,火光扭曲,像是另一个正在凝视自己的自己。 就在他望进那倒影之际,画面一闪。 他悠悠转醒,天花板还是他熟悉的白,耳边是mama正在厨房切菜的声音。 他坐起身,r0ur0u眼,喃喃自语: 「周公的鼎……还真重。」 他低头一看,双手空空,只有心里还留着火的余温。 1 然後忽然一惊: 「啊…我还没问《周易》呢!」 他连忙跳下床,翻出笔记本,快速写下一行字: 「晚上进房间前记得问:易经,是道的呈现?还是权力的包装?」 写完,他长舒一口气。 梦会醒,但问题要留下。 他知道,今晚梦还会来, 这本书的下一页,叫《易》; 这段对话的下一场,叫「谁才是懂变化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