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次「学我想学」的机会,保证我就能?能!能~_自序am;缘起为什麽我们需要一堂「学我想学」的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自序am;缘起为什麽我们需要一堂「学我想学」的课? (第2/2页)

想她对这种学生心中生的绝不是厌恶,而更多的是担心我们的未来。

    老师曾经说过,她觉得以後年轻人在求生存时要面对的世界和难关是她无法完整想像的。如果我们已经在教育系决定不想当老师了,那不如趁还有机会还有时间,去尝试开发其他自己喜欢的才能吧?

    我想教授的这段话很完整的解释了「为什麽当代大学生需要一堂学我想学的课?」

    而教授对於这堂课和这份自主学习的进一步期望,也包含着因材施教的愿景,及希望我们能够在大三的年纪,学会为自己而学习、为自己而负责。

    虽然我们後来也才领悟到,大三才来培养这样的能力其实已经有点算是晚了。

    但我们也知道,晚开始学会总b从来没开始学会,还要好的很多很多。

    毕竟很多很多大学的教育环境,已经不允许也不在乎我们面对未来时,真正需要和想要的是些什麽了。

    3.

    我很早很早就想要将这段经历写成形式和大家分享,但无奈这本书中预计会出场人数太多,且大家X格迥异、执行的计画内容也是各种领域相关都有。

    原本我是想要以写成一个相互连贯的大故事为目标的,并且已经为起了一个带有奇幻元素外包装的开头,命名为《君梅克尔老师的梦想实践保证班》。

    但当时我才写道开头几万字吧,我就发现我没有办法同时处理这麽多人又这麽广的主题,当中牵涉到的元素太多,又需要特意呈现完整每个角sE的鲜明个X和成长弧线的话,目前以我的笔力,短期之内绝对是做不到的。

    而直到我前些日子我开始一本书名为《TEDTalk十八分钟的秘密》,书中内容编写形式属於一人一单篇演讲稿纪录,再加上与演讲办理者的相识幕後花絮故事,属於半纪实半分享。

    於是我便想说,或许关於这一段我与每个有或多或少有所交集的自主学习计画修课故事,能够依样画葫芦的以这样的形式来呈现。

    这下子我说做就做!

    4.

    关於「文教事业经营」的选课规定,当初康教授的意思原本是,希望我们每个学生可以在「我想要来听老师上课」和「我想要执行自主学习计画」两者当中做出选择。

    而我看着老师规画好的令人心生向往的、内容丰富的课程大纲,一边又想着自己想要跟大家一起一样执行一次机会难得、能够有人陪伴和指导的自主学习计画,便不断犹豫着,迟迟下不了决定。

    没办法,最後我只好鼓起勇气举手询问老师:「请问我可以既留下来听老师讲课,也执行自主学习计画吗?」

    没想到老师没有太多的惊讶和迟疑,马上点点头表示同意。

    我因此觉得非常高兴,在之後的修课过程中,我也将这两头同时顾的很好,对我来说是很宝贵的学习经验。

    而因为其他有修课的同学们一旦开始自主学习计画後,就只需要在轮到自己上台回报计画进度时回来上课就行了。

    但我是自愿每周上课的,也因此我便顺利成章的成为了我们班同学们从头到尾每一个人的学习见证人。

    这下子可以说是班上本来不认识我的人,都认识我了。本来认识我的人,都不知不觉中与我多了一份亲切感。笑

    在这堂课完整结束後,我曾有用发问卷闲聊的形式询问大家的修课心得,而当时我得到大部分的人给我的回答是──

    「想学什麽都可以学,真的很快乐!」

    我希望大家在读完这本书後,看完大家自主学习计画和梦想实践的案例後,也可以尝试去实践自己的快乐。

    去行动吧!去动手寻找和实践自己的快乐吧!去T验什麽是学习的快乐吧!

    这是一本我在大家的自主学习中自愿变为配角的故事。

    每个人的故事或许在他们各自的版本中是不完整或关联X极低的,但对我来说,只有将每个人的故事都串在一起告诉大家,才是这学期我们共创出「学我想学」课堂的完整真实过程与故事。

    那麽现在,我们就开始听故事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