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氏心灵语录_(0000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0002) (第2/2页)

尽。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新唐书》:

    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

    能思其所以危,则安矣;能思其所以乱,则治矣;能思其所以亡,则存矣。

    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在积蓄多少,唯在百姓苦乐。

    《旧五代史》:

    1

    神人之共怒,谅天地所不容。

    天不称高而T尊,地不矜厚而形大,厚无不载,高无不覆。

    《金史》:

    朝廷行事苟不自正,何以正天下?

    《宋史》: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

    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宋书》:

    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後文。

    1

    祸福无门,逆顺有数,天道微於影响,人事监於前图,未有蹈义而福不延,从恶而祸不至也。

    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

    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後文。

    《元史》:

    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

    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

    yu治身,先治心;yu责人,先责己。

    《明史》:

    义所在,毅然必为,於富贵名利泊如也。

    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

    1

    养心莫善於寡慾。

    yu不可纵,渐不可长。

    平壹尘喝了口茶说:

    《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春秋战国时,

    齐宣王招告天下贤士来帮助他治理齐国。

    有一个叫淳於髡的贤士在一天内给齐宣王推荐了7个有才能的人,

    齐宣王经过问答,

    果然个个本领高强。

    齐宣王觉得非常奇怪,

    1

    就问淳於髡说:

    寡人听说人才是很难得到的,在千里之内的土地上,如果能找着一个贤士就非常不容易了。

    现在你却在一天之内,推荐了7个贤士,照此下去,贤士不是多得连齐国都容纳不下了吗?

    淳於髡听後回答说:

    鸟是同一类的聚居在一起;兽也是同一类的走在一条道上。

    要找到像柴胡和桔梗的这类药材,

    如果到洼地里去找,一辈子也不会找到一株,

    但是如果到山的北面去寻找,那就可以用牛车装运了。

    这是因为天下的生物都是同一类的聚在一起,

    我淳於髡可以算是一个贤士吧,

    1

    所以大王叫臣推荐贤士,就像是到河里打水、用打火石打火一样容易,

    我还准备给大王再推荐一批贤士,哪里会只有这7个呢!

    《新序.杂事》记载:

    战国时楚国有个非常善於相面的人,

    他相人从来都没有失误过。

    而且他与别人相面不同,

    别人是根据"骨相"、"手纹"来进行推测,

    而他能观人之交。

    楚庄王听说有这麽一个人,

    便召他前来,

    1

    问他"相人"为何如此准确。

    他回答说:

    草民并不是JiNg通给人看相,而是能观察人们所结交的朋友罢了。

    平民百姓,

    如果他们所交往的人都是孝教和顺,忠厚恭谨,

    那麽像这样的人,他的家里一定会日益富足,自身一定会日益感到安宁,

    这就是所谓的吉人。

    当官事奉国君的人,

    如果他们的交往都是具有诚信,敬畏王命,

    那麽像这样的人,他事奉君主一定能官职JiNg进,

    1

    这是所谓的吉士。

    所谓主明臣贤,

    就是辅佐君主左右的人多是忠良,

    君主有过失,都敢份内的事正劝谏,

    这样的臣子,国家就会日益感到安宁,

    就会日益尊贵,天下就会日益富有,

    这就是所谓的吉君。

    楚庄王听了此番话,高兴地说:善!

    於是招聘四方贤士,亲近贤者荐者,

    因而得到孙叔敖、子重等贤臣辅佐,

    1

    终於成就了霸业。

    平壹尘顿了顿说:

    要知一个人的心术,就看他隐藏的眼神,

    要知一个人的身价,就看他面对的对手,

    要知一个人的底牌,就看他身边的朋友。

    所谓用人之道,

    就是给猴子一棵棵的高树,

    给狮虎一座宽广的大山。

    ,请喝一盏茶後,平壹尘richard邀请您继续翻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