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态度_哲学爱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哲学爱情 (第6/7页)

现代思想若是离开了卢梭就不怎麽好讲了。

    此次第八版的翻译,主要得力於我的博士生匡宏君的全身心投入。当然,整个翻译仍是建立在第七版已有的译文基础上的,但由於第八版作者随处都有修改和增删,所以匡宏君等於是从头至尾将本书校改并在许多地方补译了一遍。无疑,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工作。译者既需顾及原译文,再次推敲每一个句子和用词,又要根据改变了的英文原文加以修改和补充,还要注意修改和补充的地方和原来的译文保持基本一致,这b自己地重译一本书要麻烦得多。更值得一提的是,第七版原有的译文经过匡宏的再次斟酌和润sE,不但b原来更加准确了,而且行文亦更加流畅华美,更具可读X了。匡宏是学外语出身的,并且已经有一个很稳定的教师工作,仅仅因爲自己对哲学的痴迷Ai好,而转向对西方哲学的学习和研究。自从五年前他考上外国哲学硕士研究生时,我就发现他对哲学问题的确具有超出一般人的领悟能力,不学哲学似乎有些可惜。而在这项开始於大半年前的翻译工作上,他再次充分地展现了奇特有的良好素质。

    按照出版社的要求,匡宏还承担了爲全书做一个详细的术语索引的繁重任务。这也是本书翻译相对於第七版翻译的一个重要的改进。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今後凡翻译哲学的专业学术着作,都应该把做术语索引当作一项必要的学术规范来完成。然而我自己深深知道,这件工作有多麽烦人。它不只是一个简单地将所有术语蒐集起来按次序编排於书後的事,而且也是对自己的翻译的一项严格的检验。爲了避免或至少尽可能减少一词多译或多词一译的情况,译者必须以极大的耐心反覆推敲每一个术语的最佳译法,每一更动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得不对全书其他地方的同一辞汇进行再斟酌,由此还往往影响到已经译好的句子,必要时得将其推翻重译。更有难度的是,一部西方哲学史的翻译还不b对某个哲学家的着作的翻译,其中的同一个辞汇在历史上各个哲学家那里的用法经常有很大的出入,甚至不可能有一个前後一致的「定译」。但正因爲如此,一个较全面的术语索引就更显得必要了,读者由此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和查到整个西方哲学发展中那些重要的术语的来龙去脉,将更有利於从思想发展线索的角度来厘清西方哲学的源和流。所以对於中国的读者来说,我认爲做术语索引以辞汇爲单位b起做主题索引以命题爲单位要来得更具重要X。

    这次校改和补译,我和匡宏都添加了一些译者注,其中有些是纠正作者明显的个别错误,这绝不代表我们b作者更高明。当今时代知识爆炸,不可能再産生如同古代亚里士多德和近代黑格尔那样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任何人都只能在他所熟悉的一个或几个领域里独领风SaO。但我们的任务不是和作者讨论问题,而只是翻译。之所以还是要就随处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来加以纠正,是爲了让读者其中大部分可能是大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国外学者的学术观点,不要盲从,不要浅尝辄止。其实就连本书的作者也在不断地修正他们自己的观点,例如在对马克思的理解上,这一版就b第七版有一定的改进。当然从总T上看,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对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希特和谢林哲学的忽视,对作爲现代哲学一大流派的哲学解释学的遗忘,我们希望作者将来有机会再作增补。另外,全书的引文都没有注明其出处,这也是我们对本书不甚满意的地方,这使得本书具有一种不容讨论的权威姿态。我不知道西方人怎麽看待这样的风格,但就连独断地将自己的观点强加於人并因此而颇遭非议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中都老老实实地一一注明引文来源,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亦是如此;倒是英美哲学家如罗素和梯利的《西方哲学史》均有中译本,要麽没有引文注释,甚至没有引文如梯利,要麽引文很少,全文呈现的主要是作者的侃侃而谈如罗素。罗素是宁可大段引证希腊悲剧和莎士b亚,而不引康得和黑格尔的,即使要引,也只告诉你出自哪本书,至於页码,你用不着知道。难怪他这本书得的是诺贝尔文学奖。所以我猜想,英美的这些通史着作虽然号称是大学教材,其实主要是给业余Ai好者和高中生作爲闲书来看的。果真如此,那也不妨聊备一格。但我们所译的这本书却是有不少的引文,放在引号中并且用了小号字,却不注明任何出处,实在不应该,至少有损於学术规范的严肃X。希望读者不要读了本书以後,就以爲当今的学术都可以这样做了。至於本书的优点和长处,我在第七版的中译者序中已经说过了,这里不再重覆。

    匡宏的译稿完成後,我又对他所更动和加译的部分作了大致的审查,少数地方作了再次的更动和调整,然後再让他作了最後的校订。我想经过这样反覆的琢磨,应该有b较大的提高这本书的译文质量。当然,有经验的译者都知道,这样大部头着作的翻译,要想完全不出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也期望有识者在过程中随时向我们指正,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

    邓晓芒

    5

    二○○八年十一月,於珞珈山

    收回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撒母耳?伊诺克?斯通普夫SamuelEnochStumpf

    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哈佛大学福特研究院、牛津大学洛克菲勒研究院。他在担任万福b尔特大学哲学系主任长达十五年後,曾出任Ai荷华的康乃尔学院的院长。斯通普夫在哲学、医学1UN1I和法理学等领域也颇有建树。

    詹姆斯?菲泽JamesFieser

    普渡大学博士,现任田纳西大学哲学系教授。着有《道德哲学史》,与人合着有《哲学入门》。还与人合编《世界宗教经典》一书,并创建了哲学网络百科全书。

    看更多

    详细资料

    5

    运送说明

    购物说明

    主题活动

    2022_02_开学书展_专业书∣考试用书79折起~

    会员评监

    读者书评专区

    我要写评监

    会员评监等级

    共1位评分

    皓皓/细雨宜兰

    5

    2017-04-03

    全面又不失深度之西方哲学史;亦是大陆学者自第七版译至第八版之JiNg进,可见其重视与用心。

    可惜台湾版本恐怕为经济之故有几项更易:

    一、正T字版面四周空白极其狭窄;

    二、缺少原译之中文版序;

    三、缺少原译之第七版译者序;

    四、缺少原译之重要词汇说明;

    五、缺少原译之英汉词汇索引;

    六、缺少原译之译者跋;

    七、缺少原译之出版後记。

    5

    实在是美中不足!

    浏览此商品的人,也浏览...

    一本就通:西方哲学史

    一本就通:西方哲学史

    79折300

    非理X的人:存在主义研究经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