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4孔雀传说 (第2/2页)
的最后一首代表作。 不过,那个时候,吴桐还处于单飞状态,他虽然出身乐队,但因为音乐理念问题,乐队很快解散,他算是单飞时期发展最好的一位成员,后来回归重组乐队,人气便大不如前了。 “哪有,是桐哥自己写的啦。”孔安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解释道,“我做过一版编曲,但最后没用上。” “是啊,很可惜。”吴桐每每提起此事,都要这样感叹一句,“很可惜。” “算了,桐哥,幸亏没用我的,不然也不会那么火啊!”孔安笑道,他似乎一点也不为曾经的心血被埋没而伤感。 这在纯熙看来,似乎有些虚伪。 吴桐显然要至情至X很多,他直言自己的不快与惋惜:“其实我最开始写这首歌的时候,是想做成中西结合的感觉。因为最初的灵感是‘孔雀东南飞’嘛,当时我就想,怎么用一种西方古典的tempo去表现中国的文化,讲述中国的故事,就像‘梁祝’一样……说得大胆一点,当时我还想加入一点歌剧的元素,做成‘中国孤儿’的那种感觉。” “是你开场的那首吗?”纯熙问道,“听起来,好像还是民乐、古风多一点?” “唉,那都是后话了。”吴桐叹道,“我当时的想法是做一个纯钢琴的arra,因为我自己是做爵士的出身的,不太擅长这方面,就找了安弟来……” “安弟?”听到这个称呼,摄影师和纯熙都忍不住暗暗发笑。 吴桐看了一眼孔安有些Y沉的脸sE,连忙解释道:“哦,那时候,他用的名字还是AndyKong……Andy,安弟,b较顺口了嘛!” 孔安看起来并不喜欢这个英文名,他解释道:“那个Andy,是当时我的经纪公司Ga0的,太俗了。” 这样大众化的英文名,的确不如中文语境的孔安来得文雅和独特。 关于名字的简短讨论就此结束,吴桐接着说起令他惋惜至今的初版《孔雀传说》,“唉,没办法,都说现在乐坛千篇一律,炒剩饭、Ga0抄袭、没新意,可是你真的要去做创新,根本就连发行的机会都没有。” 这句话,身在不同领域的四个人均有同感。 “就说那两年吧,流行古风,我们乐队第一回散的时候,我也算是迎合了市场,做了几首古风,攒了不少人气。可做着做着,我就觉得这个风格的市场已经饱和了,大概都是那么几句诗词搭配、毫无疑义的辞藻堆砌,编曲也都是那几种乐器混搭、反反复复,你再做也没什么意思。我就想着Ga0点不一样的……” 吴桐的话,把孔安也带回了那些激情洋溢的日子。四年前的孔安,刚刚以在校生的身份通过原创歌曲b赛在乐坛崭露头角,非专业出身的他,幸运地获得了作曲家林方生的赏识,被他收在门下,系统地学习作曲、编曲,也因此结识了同样曾拜在林方生门下的吴桐,这才有了那一曲《孔雀传说》。不过,正在孔安打算转考音乐系研究生的那一年,林方生因突发X心脏病猝然离世,孔安的专业音乐学习之路便戛然而止。 “我跟Andy说了这个想法以后,他马上就懂了我的意思,我们就一拍即和,做了个小样出来。没想到,被公司一票否决。” “为什么?”纯熙问。 “为什么……不符合市场要求呗。”吴桐耸耸肩,无奈道。 孔安接道:“公司有公司的考量,他们是要赚钱的,市场正流行古风的时候,突然Ga0出一个‘不l不类’的东西出来,总归是有风险的。至于艺术创新什么的,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其实,不只是音乐,很多文艺领域,都是一样的。”纯熙说道,闪烁的灯光下,她的脸庞微侧,若有所思。 吴桐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眼前一亮,看着孔安问道:“对了,Andy,你还记得谱子吗?我们再来合作一次怎么样?” “啊?”孔安往台上看了一眼,问道:“你们这不是最后一首了吗?” “管他呢!”吴桐哈哈一笑,道,“我自己喊一首encore还不行?” 不等孔安作出明确的答复,吴桐就率先跑上了舞台,抢过主持人的麦克风,说道:“大家好,很开心,今天晚上,我遇见了一位好几年没见的老朋友,我们之间因为音乐有过一段特殊的缘分。我想借这个机会,邀请我这位好朋友和我一起来演绎一首我们共同创作过的作品,它还没有正式发行过,在这里,献给大家。” 未发行过,成功引起了在场观众的注意,一时间掌声四起。 “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AndyKong,也是我的同门师弟,曾为我编过一首,我最喜Ai的《孔雀传说》!”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上台,是孔安唯一的路。 纯熙目送他走向那架蓝黑sE的三角钢琴,穿过人群,寻找一个近距离聆听的最佳位置。 同样的歌词、同样的旋律,因为编曲的不同,呈现出了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无愧于吴桐卖关子时说的“未正式发行”。 去除了多种混杂的配器和迎合快节奏生活的电子鼓点,回归创作者的最初灵感,全场只剩下一架钢琴的旋律,如一潭清泉徐徐流淌,衬托出中西文化交错里的挚诚情怀。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这是四年前的吴桐曾经有过的,向经典协奏曲《梁祝》致敬的野心。 四年后的他同样明白,1958年的作品,能够用小提琴演奏源自东晋的民间传说,和18世纪的伏尔泰对《赵氏孤儿》的大胆改编一样,用文学艺术将中西人民共通的思想表达出来,用艺术这种cH0U象的形式,打破被缚上枷锁的文化壁垒,发出道德、理想与自由的热切呼唤,创造出属于全人类的JiNg神文明。只是这种和谐的共通,并非历史的常客,只能存在于某个特定的时期,像无数哲人引以为傲的文艺复兴一样千年难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