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进退维谷豪门怨 跌宕极意越人歌  (第3/4页)
,这一声主君喊了出来,竟用了乡音。    不过她旋即也觉失态,主君怎么可能出现在这种地方?    那紫衣人也是一愣,他自然是有心在等候不知火出现,但被这声“秀棍”叫得不知所谓。    秀棍?    哦,那似乎是华人衣冠南渡以前的长安俚语“结棍”(应以当代苏白拟音,结音近结撷之间,近秀),大抵是很厉害的意思?    这是在打招呼吗?    还是在尊称我为很厉害的人物?    于是那人也跟着回了一句长安故俚,“侬吖好?”    1    不知火一听这三个字,也愣了一下。    怎么,难道对方也是倭人?    这句“のんやほ”,听上去是秋津口音,这是一个倭都特有的歌节名称。    不知火掐指算了一下,哎,好像恰好日子也近了。    难道对方这是在提醒自己,对歌?    一种她乡遇知音,同病相戚戚的感觉悠然自生。    于是她纤腰一扭,随风起舞,口中又开始吟唱那首充满nongnong乡愁的《越人歌》。    紫衣人见状心下茫然。    暗自忖道,怎么?    这倭国接头都是靠歌舞?    1    略迟疑了片刻,便打着拍子应和起来。    于是这世上第一首和声越语金曲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兰更卞草兰——兰兰呦~    椒香郭甲椒香秋——香秋~    秋山秋烟或,尽休休——休休~    幔角或愁今禁酒——禁酒~    身孑孓尬吼——尬吼——(合)啊吼~    一曲歌罢,二人目光对视,均仿佛意犹未尽。    不知火兴奋得叽里咕噜如连珠炮一般倭语连弹,惹得紫衣人一脸苦笑,终于忍不住出言分辨,    “嗯,那个,麻衣姑娘口音独特,在下难以甚解。不知可用雅言官白?”    1    不知火愣了一愣,这才换了中原语言,    “原来,你不是秋津人。”    她仔细的打量了一下紫衣人,忽然像似想起了什么,    这不就是高桥尼刚才所示的卷中人吗,    “你,你是高飞雀?”    紫衣人不易察觉的顿挫了一下,这才微一抱拳,    “嗯,正是某家。”    不知火夹紧双膝,举拳雀跃,    “有旮瘩!    婆婆正要我去找您,您怎会先在等麻衣?    婆婆让我先听高桑的吩咐。    不知高桑有何调教?”    不知火的中原话并不十分标准,句法总会有些小问题,但用词却常常有如神来。    调教这个词用得很是恭谨,自执晚辈礼,对紫衣人表达了足够的敬意。    紫衣人也不由颔首,    “嗯,眼下的确有事要拜托你。    听说你擅杀人技,所以便需要你去杀一个人。”    “哈夷!请高桑吩咐!”    紫衣人自袖中取出一个卷轴,交与不知火,然后嘴角露出一丝戏谑的微笑,一声轻啸,挥袖而去。    只留下不知火一人在风中凌乱。    2    卷轴上不但有画影,还有详细的个人信息,那专业程度堪比官方的通缉文书。    不过不知火并无法分辨印签和措辞,但依然可以读懂信中的关键信息以及绝密勿传的警告。    于是她便将银牙一咬,跺足飞身而去。    入夜十分,佛刹四周静得出奇,既无蛙声,也无虫语。    庆云似乎也觉得古怪,因而跃上房顶想细探缘由。    没想到房顶上居然早有不速来客,两袭玄衣僧袍比邻而立,无语无声,无半分动静,就像似两尊泥塑一般矗在那里,也不知已站了多久。    庆云并没有惊慌,因为他依稀可以分辨出这两个背影,似乎是觉法和空空空空两位大师。    他知道这两位大师都有些故弄玄虚的毛病,因此也没有如庸人般一惊一乍,只是缓步走了过去,学着他们的样子,并排站在屋脊上,凝目望向远方。    三人就这样呆立了一盏茶的功夫,空空空空大师终于开口了,    “庆小亲可看出了些什么?”    2    “夜色很浓,月很美。    树影婆娑,山风吹。    流云献舞,银汉斟杯,惹人醉。”    “阿弥陀佛,庆小亲好兴致。”    空空空空合十微礼,很快又恢复了方才那种泥塑的状态。    过了一会儿,终于轮到庆云忍不住了,便反问空空空空道,    “大师,不知您看到了些什么?”    “四野空旷,山径空。    云翳空冥,穹窿空。    空空空空。”    2    庆云知道在这打机锋的大和尚嘴里问不出什么,于是又去请教觉法大师,“大师,您呢?”    “四野空旷夜色浓,山径幽幽月卧风。    山岚暗送腥戾气,醉人正堪举刀横。”    庆云仔细一琢磨,觉法大师似乎是指这夜色之中暗含杀机?    他虽然心下早有惴惴之感,但四下暗察,并无异处,因而也无法理解觉法大师所谓何指,    “大师,后生道行微弱,并未查出有何不妥,不知大师何出此言?”    “道友若真是毫无察觉,又怎会来此?    只是这觉识不在五感,故而道友难寻蛛丝马迹。”    “不错,请大师见示。”    “你可有闻到什么味道?”    2    庆云闭目捕风仔细嗅了嗅,    “尽是香烛气息,未觉异常。”    “风自东南徐来,循山隙来此。    谷兰早桂,溪畔苔腥本应是寻常味道,你可有闻到?”    “后生并未闻到。”    “你可听到什么声音?”    庆云侧耳又仔细倾听片刻,    “除我三人对答,万籁俱寂。”    “蜉蝣蟋蟀,田蛙柴犬。    正值初秋,相戏正欢,你难道没有听到?”    2    “后生并未听到。”    “应该闻到的气味闻不到,便是异味。    应该听到的声音听不到,便是异响。    如此兰香鲍臭,大音隆隆,难道你还无知无觉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