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6 君子玉 (第1/2页)
正堂内摆了张黄褐色的榆木饭桌,沈榷坐在正位,宋熙宜和沈知聿分别坐在他左右两边,新过门儿的小嫂嫂坐在沈知聿身旁。 沈祁安远远看着那一家子和和美美坐在那里,仿佛这沈家没了他最好。顿时气得眼眶都红了,他紧紧攥着双拳。默默看了一会儿,松开手,哼了一声,嘴角勾了一抹笑,快步穿过游廊往正堂走去。他沈祁安岂是肯受委屈的主儿。 沈祁安晃悠到人跟前,朝主位随便行了一礼。看着沈知聿开口道:“大哥气色不错,果然人逢喜事精神爽,几天未见都能下床走路了。” 宋熙宜看见沈祁安恨不得将他生吞了,又怎么能容忍他在这儿冲着自己亲生儿子阴阳怪气,她刚要发作,沈榷却先发了怒,“天天跑哪里鬼混!一身酒气,让你做生意又不是让你把自己喝死在外头。我不让月风去寻你,怕是过年我还得拎着礼去你哪儿给你拜年!” 添香阁是个大酒坛子,哪怕沈祁安昨个儿没喝几杯,也染了一身酒气胭脂香。沈榷皱眉,“月风哪去了?让他把你带下去好好沐浴更衣!” 沈祁安面不改色心不跳,仿佛骂的人不是他一样,搬了一把撤在一边的多余的椅凳,坐在姜沅旁边,“爹,我等会儿去洗。我饿了!你们这么一大桌子菜不让我吃,也忒小气!” 沈榷听他喊饿,也不再多说什么,摆了摆手让人往沈祁安面前添了一副碗筷。 宋熙宜脸色气得发白,她扔了玉箸,准备起身,谁知却沈知聿开口说:“祁安,这道腌笃鲜你一定没吃过,尝尝。” 沈知聿仍是一脸病样,反倒显得愈发温润如玉,说起话来也是和风细雨。他拿了瓷碗和调羹准备帮沈祁安盛汤,一直默不作声的姜沅接过碗,“爷,我来罢。” 沈祁安其实进来就注意到了姜沅,冬日里一袭天缥色的圆领常服,倒是称得人白净清冷。他盛汤时露出一截羊脂白玉似的手腕,看着更像一块冰了。姜沅把碗递到他面前,“二爷尝尝。” 沈祁安确实没喝过这样的rou汤,口味咸鲜,汤白汁浓,腌rou酥肥,莴笋清香脆嫩,鲜味浓厚。用这一碗拜过了五脏庙,浑身舒坦极了 “这是沅儿家乡的菜,他今天早起做的。是不是尝着新鲜?”沈知聿见他一碗见底,便知道他喜欢。 沈祁安点点头,“确实好喝,沅嫂嫂手艺不错,大哥以后可有口福了!”他虽嘴上夸着好,但不知道为什么听了沈知聿的话,再没去盛一碗。 因为沈知聿的主动示好,饭桌上的氛围柔和许多。沈榷看着这兄友弟恭的和睦样子很是满意,叫书柏捧了个匣子过来。 匣子打开,里面躺着三枚玉佩,两枚狮子头纹的方形玉佩,一枚莲花纹的豆形玉佩,那玉佩细腻温润,色泽清透,雕刻精美,一看便知是极品。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1]今年过年我怕是不能在家,这三枚玉佩就提前给你们仨罢。” 三人站起来了一齐行礼谢过,沈榷看着这皎如玉树临风前[2]般的人儿自然是喜不自胜。“坐罢,坐罢,行什么礼。” “主君,这大过年的怎还要出去?官家昨个儿找你,可是为了这事?”宋熙宜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断了原来的情绪。 沈榷叹了口气,“今年天怪得很,咱们这儿都下了这么大的雪,再往北边雪更大了。听说畜养的牲畜都冻死了大半,更何况是人。朔州的官员连连上报,怕是这雪灾严重得很。官家忧心忡忡,昨个儿叫了许多人进宫,商量着拟了一份前去赈灾的官员名单……” 宋熙宜一听雪灾那么严重,不免担心。“可这天寒地冻的,我倒要进宫问问皇兄哪儿就需要主君亲自去了。” “雇驴冲雪非容易事儿,雇一头便要日费青钱八百文。这雪花花的白银从国库流出,官家总是要派人跟着的,怕有心术不正的赚这灾难财。” “那主君昨天回来也该告诉我一声,官家什么时候让你们走?” “明天。” “明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