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2 (第1/2页)
木同此名,源自他坠崖使他免于落地的桐树。附近镇上的陈老大夫路过救下他,见他苏醒后记忆全无,不知自己姓甚名谁,从何处来又去往何处,干脆提出以勾住他的桐树为名,从此以后叫他“木同”。 陈老大夫怜他,好心收留他在店打下手,做些晒药、磨药的杂事。木同十分感激,主动随当时被山匪抢劫,同样失去记忆的霍骐上山采药——那时候他叫霍子骥——以贩卖自己从山上采集的药材为生。陈老大夫经常从他那儿购入一些难得的药材,由木同上山采药,他的医馆就能省下一部分药材的开支。 说来,这霍子骥也算木同的救命恩人。当时他性命垂危,若不是揣在怀里的玉佩替他抵挡嶙峋的山石,桐树为他缓冲,恐怕早就命丧当场。然即此,他也身受重伤,若非霍子骥刚好上门送药,否则木同不一定能熬过当晚。 木同对霍子骥感恩且尊敬。不过,这尊敬之情随着与他朝夕相处,霍子骥频频捉弄他而消失殆尽。霍子骥皮肤白/皙,面相温雅平和,像富贵人家的翩翩公子,以至于行于山间,同偶遇的山野村夫颔首致意,反显得和谐而突兀。 起初,霍子骥对木同疏离又冷淡。表面上看彬彬有礼,谦谦君子面若春风,答应陈老大夫会好好教习木同。上了山却对木同视若无睹,偶尔才想起来身后跟着个大活人。 木同初在林间山坡行走,身形摇摆,步履蹒跚,遥望一丈远的霍子骥,感到被嫌弃。但报答两位救命恩人心切,木同仍坚持向霍子骥学习如何辨识各种各样的草药。他发现,只要自己主动询问,霍子骥就会“屈尊”教导。 某天,霍子骥突然递给木同一株药草,说它可以清热解毒。木同喜上眉梢,想是霍子骥终于愿意接纳自己,二话不说接过嚼进嘴里。 还没嚼两下,就听一贯沉稳的霍子骥慌张道:“快吐出来,这个才能清火,那个有毒!” 木同吓得几欲干呕,“呸呸呸”几下吐掉嚼成渣的草药,苦得他直吐舌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相识以来,这是木同第一次听见霍子骥发出如此爽朗的笑声,是发自内心的开心,“你是狗吗,怎么给什么都吃?哈哈哈哈哈哈哈……真有意思。” 木同气急,当天拒绝和霍子骥说话。 总而言之,两人也算欢喜冤家,如此相处了半年有余。 突然有一天,霍子骥对木同说:“我要回去了。” 木同一愣,猜想贵公子的家人终于寻来了,他将要失去一个好友:“回去,去哪儿?” 霍子骥看着他说:“回家。你要和我一起走吗?” “你想起以前的事情了吗?”木同羡慕地问,他到现在都想不起来任何,身上唯一和他的过去有关的,大概就数那块好不容易拼凑起来的玉佩。昏迷时被陈老大夫拿走一块碎玉作抵,权当作他的治病钱。 “自我俩上次一遭,只想起来一些。而且昨日官府找上我,证实了我的猜想。我要回去,我的母亲现在需要我。” “母亲……”木同有些愣神,既舍不得亦师亦友的霍子骥离开,又不愿再寄宿下去,叨扰陈老大夫一家。 “同我一起离开这儿吧。若是不嫌弃,你还可以去我家当差,每月发你工钱。” 择日,两人收拾行囊,别过陈老大夫。木同带着空白的记忆,惴惴地跟着他信任的人往南边的姑苏去。 一年前,霍府因为唯一继承人霍骐的失踪,导致府里人心不定,暗潮涌动。好在霍骐的亲生母亲沈氏并非深闺里只学《女训》、做女红的女子,而是自幼随父母行游四方,终长成聪颖能干的女商贾,拨得一手好算盘,并在霍骐父亲去世后,和儿子把霍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顺利地延续布行和成衣铺的老本生意,还开办药肆,母子俩经营有道,这些营生在姑苏一带也算做得风生水起,备受美誉。 不知是树大招风还是命有此劫,霍骐在外出返程的途中遭难,侥幸捡了条命,靠身上的真本事存活下来。沈氏在霍府只身一人,除了唯一的儿子生死难测,只得派人四处找人下落,还要分神应付居心叵测,蠢蠢欲动要吞并分割家产的族人。 苍天保佑,霍骐一年后终于回到霍府,身后还跟着个瘦瘦小小的人儿。霍夫人初看那双黑色嘀溜转的眼珠子,内心生出熟悉的感觉。 府外和府里的霍骐判若两人。木同被安排在某个布庄后,很长一段时间未曾见过霍骐。只听闻他今日外出同李家的小姐听戏,明日和王家的小姐游船……庄里的女工把这些当作饭后茶余的谈资,有时候讲得面红耳赤,毫无染布制衣时的严谨潇洒,尽显小女儿姿态。 木同有些不是滋味。过了些时日,他从布庄调到僻静的书房。又过了几日,终于见到了许久未见的霍子骥——如今是霍骐——子骥是他二舅替他取的字。 二人还没来得及叙旧,霍骐就脚底打滑,掉到了池子里。经此一遭,木同才知道他原来怕水。池水并不深,垂髫小儿少有惧怕的,霍骐却昏睡了两日之久。他清醒过来的表现也甚是怪异,盯着木同看了半晌,还像摸狗一样摸他的头,挠他的下巴,露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