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要要让,皇叔失望了(剧情)  (第2/2页)
浅,还不怎么经事呢,被他吓得一下想起那天他压着自己舌头的事,更不会说话了,笨拙的磕磕绊绊:    “要……要让,皇叔失望了。”    他越说声音越低,怕男人生气一样小心,虽然有些结巴,声音却好听的紧。    闻鸣霄自然清楚小皇帝怕死了自己,瞧他鹌鹑似的模样,轻笑一声,换了个话题:    “底下这几个太监,圣上瞧瞧可还记得。”    闻玉书顺着他的意看过去,却看到一排低到不能再低的脑袋,又不敢问皇叔这些人是什么人,面色纠结,仔细打量。    旁边的仇晗远抬腿踹在一个太监肩上,将对方踹翻了出去,语气却叫人不寒而栗:    “不懂事的狗奴才,把头抬起来。”    那几个太监这才战战兢兢地抬起头,露出了几张满是眼泪的,闻玉书熟悉的脸。    闻玉书才一看清楚他们的脸,就害怕地往后退了一步,脸色瞬间就白了。    太监没了根,不算个全乎人了,大多数心理都有点变态,他自出生就只有一个老嬷嬷在身边照顾,能活到现在也算命大,可又结结实实是个皇子的身份,常常被一些心中阴暗的宫人欺负羞辱,说话结巴,也是被欺负出来的毛病。    “陛下!陛下!奴才知错了!求您大发慈悲饶了奴才一条小命吧!”    “奴才,奴才求陛下饶命啊!!”    这几个太监之前还叫原主那不大一点的孩子给他们下过跪,现在倒是痛哭流涕,悔不当初,头磕在地上没几下就出了血,还有一个跪着爬过来,想要抱闻玉书的大腿,求他放过自己。    闻玉书慌忙地退后几步,撞在仇晗远胸膛上,下意识回头,一双黑眼睛又恐又惧。    “这些欺主奴才,便由圣上亲自处置吧。”龙椅上,穿黑底织金蟒袍的男人淡淡地道。    闻玉书白着一张脸看向他,龙袍下单薄的身体微微颤抖,害怕地哀求:    “皇,皇叔。”    那几个太监还在痛哭流涕地求他原谅,龙椅上,一身蟒袍的闻鸣霄五官深邃凌厉,半分怜悯都没地瞥过去一眼,看什么虫子似的。    “圣上要登基,这些欺辱过你的宫人便一个也不能留了,冒犯天威,由圣上亲手处理最为妥当。”    闻玉书眼睛里多了些水雾,唇瓣颤抖着,呼吸有些急,忽然,他手中一凉。    身后仇晗远带着他轻轻握住了一把剑的剑柄,他几乎笼罩在他身后,身上冷幽幽的花香闻起来更加冷腻,吐出的气息宛若吐信的毒蛇:    “只知道见风使舵的奴才,凌迟处死也不为过。万岁不敢,臣带着您来。”    手被这人带着抬了起来,锋利的剑尖抵在了一个太监的胸膛。    太监惊悚的面容扭曲了一瞬,起身就想要跑,身后的侍卫将他按下去,死死捂着嘴。    “不……不要……我不要…”    小皇帝被欺负着长大的,养成了一副懦弱的性子,胆子本来就小,哭着往后躲,可却抵不过仇晗远的力气。    “噗嗤——”,剑尖没入胸膛,他闭上眼睛,在仇晗远怀中看似恐惧的抖动,心中畅快地感叹了一声爽!甚至想替原主捅捅另外几个。    可惜不行,经过这么一遭,他应该被吓破了胆,以后什么都听皇叔和太监的才对。    太监气绝了,他手也软了,沾了血的剑啪嗒一下掉在地上。    闻玉书脸上都是泪痕,双腿绵软无力,刚走到闻鸣霄身边,腿一软坐到了地上去,伸手抓着他的蟒袍,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皇叔……朕,朕会听话,会乖乖的,听,听皇叔的话,求……求你。”    闻鸣霄坐在龙椅上,垂眸睨着他。    小皇帝像任人揉捏的面团,性子懦弱的让人更想欺负,那张好看的脸湿漉漉的,哭的直抽噎,一只手紧紧抓着他的衣服,倒把他这个罪魁祸首的皇叔当成了依靠一般,闻鸣霄戴着玉扳指的大手抚摸上他脸颊,拇指轻轻蹭过他湿红的眼尾:    “还算聪明。”    快要到登基大典的时间了,闻玉书明白,这是几个男主送他的礼,也是他们的警告。    听见几声被人捂在掌心的痛苦闷哼,他知道这是仇晗远动了手,把剩下几个太监杀了,在闻鸣霄手中一抖,抽噎着贴着他掌心。    那天过去,国师也在第二天送来了观星后,得出的登基大典的准确时间,司设监,尚宝司忙碌起来,转眼就到了日子。    新皇要祭祀天地,社稷,祖庙,再顺着玉阶走上大殿,由国师为其戴上冠冕。    当天,闻玉书由仇晗远伺候着穿上了皇帝的冕服,黑色绣龙纹的服饰,交领的右衽,宽敞的袖口垂下,大带和玉束带勒出他细细的腰身,蔽膝垂在身前更添几分持重,底下露出的裳裙裙裥有三十来道,真真衬托出了天子贵气。    登基大典也是极热闹的,皇帝的仪仗跟在后面,礼炮齐响,宫中乐班奏乐。    吉日乃是国师观星后挑选出来的,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圜丘坛周围站满了文武百官,穿着符合自己官职的礼服,戴着乌纱帽。    这是众百官第一次见到小皇帝,借着没人发现的空挡,悄悄的看了好几眼。    祭祀天地时鸣钟鼓,闻玉书上了香,敬了酒,走上一节节台阶,站在了大殿门口。    太监开始传唱:“国师到————”    原还在打量新皇的百官瞬间收起了心,敬畏地低下了脑袋。    闻玉书远远的瞧着,一身月白色锦袍的男人走在前面,带着两排举着托盘的弟子而来。    滢滢蓝影,皎皎清辉。    帝王秋分祭月时的龙袍便是月白色,他如今穿在身上,可见地位,一头墨色的长发叫发冠束起一半,除却那修长的身量和非凡的气度,最引人注目的还要属他双眸上约两指半宽的白绸,更突出了高挺的鼻梁,淡色的唇,即使上了台阶,也从容不迫,让人猜想他究竟能不能看得见。    也看得出两侧的百官对这人充满了敬畏之心,他路过时,手持玉笏,头也不敢抬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