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嘉诩】烟火_33-4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3-40 (第3/7页)

糊的,故上面的花色与设计各不相同。

    这个时间人们都在准备晚饭,屋顶隐约还能看见飘出来的炊烟,有些人家不闭户,路过的时候,几乎可以凭借气味猜出这家做的什么饭。

    贾诩看得入神,欣赏完后才转过头去看郭嘉,他看见对方站在不远处等他,两人站在街道的中间忽然对视上,晚风吹起那人的发丝,贾诩又一下子觉得,刚才还吸引人的民俗风景,此刻变得有些模糊且无关紧要起来。

    “你在看什么?”郭嘉看着贾诩向自己走来,好奇地问道。

    “随便看看,……如果外面太平的话,感觉这里也挺适合隐居的。”贾诩说着又看了眼两边,似乎是挺满意的。

    还没等郭嘉说话,不知从哪里跑出来的一群鸡冲过来,郭嘉被吓了一跳忙后退闪开。

    一妇人跟在后面抓,见这两个年轻人被撞到,忙道歉,“不好意思啊小伙子,这我刚从外面抓来的野鸡,还不是很听人话。”边说边娴熟地把野鸡的翅膀抓到手里,她看了看这两人,和善地邀请道,“小伙子,你们俩吃饭了吗?要不要去大娘家用点?”

    贾诩正要委婉拒绝,郭嘉已经先他一步开口应下,“好呀!”说完,就拉着贾诩跟妇人走去她家吃饭,贾诩安静地吃着饭,听郭嘉跟人热切地聊个不停。

    36.孤城

    次日,城主受到一封匿名信件,他得到了一个十分糟糕的信息。叛军即将路过此处,并决定攻下这座城池以做休整。

    城主很焦急,这处城邦从未遭遇此等祸事,故城中兵马甚至不到百人,这还是动员了所有城中青壮年男子的情况下。

    由于位于高处地势,城主与他仅有的幕僚几年前商议锻造了几批弓箭,原本并不认为会派上用场。

    后面几天里,城主派出去探查情况的士兵没有一个回来,即将被攻打是他最后一个,得到的外部消息。

    叛军似乎已经到达坡下,但不知为何没有任何动静,隔着树林,城主无从得知,叛军在哪个方位以及何时进攻,树林挡住视野,此刻,城池的高地势反而成了劣势,四面都有可能是军队的进攻路线。

    城主忙去找郭嘉与贾诩两人,将情况全部告知。郭嘉听说这消息的时候,神色间的恍然正好被贾诩捕捉到,但他现在没有心思去思考这个。

    城主焦急地表示,自己深知城中的兵力没有与之抗衡的能力,所以他们只是想获得一个疏散城中百姓逃离的机会,现在他们不知坡下的情况,被困于此处。这个消息只有城主和几个幕僚知晓,暂时不打算告知百姓,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城主病急乱投医地问他俩,他们从坡下何处来,他们来的方向是否安全,可否立刻安排往那处逃离,郭嘉想了想,遗憾地表示,不出意外的话,他们来的方向正是叛军来的方向,他们在城中停留数日,关于坡下的消息恐怕早已过时,战场瞬息万变,若要获得精准信息,还是得犯险前往探查。

    城主被吓得更是一筹莫展,神色忧心地问郭嘉,那叛军到底想做什么,蛰伏在坡下没传出一点动静,他们城内的人几乎无法做任何预防,难不成只能坐以待毙?

    1

    贾诩闻言下意识地微微点头。城主看了,长叹一声跌坐在椅子上。郭嘉忙回头看贾诩,贾诩不明白郭嘉为何看他。

    贾诩看着郭嘉一下子反应过来,急忙温声开口道,“城主判断大体正确,在下随流民一路赶来,叛军从同向进发,若路上无补给,极有可能在城下驻扎休整。这几日大底也在观察城内的情况,他们未必能在城下耗得起,或许不日就会攻上城来。先前听闻有人提到城中粮食产量所余不多,若未能尽早突破重围逃离,恐怕时间越久,情况越危急。”

    贾诩神色平静,极有条理地说完自己对现状的分析,城主呆滞地看着他。

    郭嘉急忙向城主介绍道,“城主不必担心,这位是我的同窗,他十分擅长解困。城主可放心与他商议,必能解除眼前的危机。”

    城主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极为冷静的年轻人,又转头握住郭嘉的手,哀戚地表示感谢,关切地询问郭嘉有何计策。

    郭嘉微微摇头,表示他愿自请负责探查和疏散城中百姓的任务,而突破围困逃离的任务交给贾诩更合适。

    贾诩目不转睛地盯着城主,想展现出友好的样子,城主微微叹了口气,上前向贾诩谦恭地行礼,表示城中上下,只要先生需要,先生可全权调度。

    说完,郭嘉便跟着一队士兵安排探查任务去了,贾诩跟着城主前去盘点军械和城中物资。

    贾诩跟着城主路过演武场,城主忍不住问贾诩,城外的流民是否可以加入他们一起抵抗起义军?

    贾诩摇头,分析道,这些流民到达此处极度疲惫,不能参与训练,上了战场只能溃逃,没有任何价值,且无法确定其忠诚度,故有不小的隐患,城中承受不起这般风险。

    1

    城主又问,那不如混在其中一同撤离?

    贾诩想了想,说道,“城外的流民因定时发放的救济粮留在此地,若是城中的不稳定被他们察觉,无法确定他们是否愿意一同逃离,或是干脆趁机进入城池内,若城中百姓与他们混在一起,那么又回到刚才的问题,未加训练且忠诚度存疑的流民若是不幸对上叛军,结果只会是不堪一击,城中百姓也会受此牵连,因此错过最佳的逃生机会,城主,我们不仅不能向他们求助,甚至需要避免打草惊蛇。”

    城主看着地面在思考贾诩的话,贾诩没有继续说下去,耐心地等城主自己想明白,城主想了想缓缓点头。

    城主看着演武场的士兵,忍不住发问道,“……为何如此被动呢?”

    贾诩不知道城主说得是城中的情况,还是城外的流民,想开口劝慰但他自己也不知如何开口,他心里忽然不合时宜地,想到一个词

    ——时运不济

    城主心善,努力维系城外城中平衡,但此刻外面因他善举被吸引过来的流民,却隐隐成了不安定的因素。

    城中居民不爱与城外的人交流,获得了稳定的城内生活,但也因此消息闭塞,失了先机。

    而城外流民走到此处已是筋疲力尽,无法判断情势,他们在漫长的流亡中逐渐丧失了理智的思考与反抗的心性,剩下的只有最简单的本能。

    他们在最糟糕的时候相聚在这座孤城,等待着他们的,是无法确定的命运走向。

    1

    贾诩随同城主登上城楼,远眺城下的情况,视野受阻,只能看到三三两两的流民支起火堆围在一起取暖,这个季节十分干燥,地上有许多落叶,贾诩看着天空,告诉城主自己晚些时候会测算一次最近的风向和天气。

    晚上,贾诩再次独自登上城楼,看着天上的星宿,心中默默测算,未察觉身后来人。

    这个季节入夜,还是十分寒凉,郭嘉提着灯安静地走到贾诩身边,也抬头看夜空。他忽然开口道,“文和算出什么了?”

    贾诩仰着头专注地看着星象,回答道,“明后无雨,西北向,下坡风,适合火攻。”

    郭嘉看了一眼,点了点头,又听贾诩笑道,“我可没奉孝那样非凡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