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3章 做题 (第1/1页)
第273章做题 “诸位皆是大魏子民,想来皆知近月来湖州赈灾一事……” 没人站出来,这第一个站出来的路修函便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他笑对众人,不慌不忙地讲起这几月湖州赈灾的情况。 尽管在场人或多或少都听过这些事,但到底有一些消息,却不若路修函这般知道的清楚。 就好比功德碑具体事宜,好比受灾地区粮价上涨,最后又牵扯出东海郡众多贪官污吏等。 这些事很多人都一知半解,譬如董生,他在听路修函说的时候,更是全神贯注,不敢放松半点,生怕漏了这些国家大事。 然而,就在董生认真听的时候,那说话的人却是冷不丁话锋一转。 “……赈灾一事牵扯甚广,其中尤以水军将领曹季为主。驻军将领何其重要,然贼子狡猾,朝廷不察,致使贪官污吏大肆猖獗!” 董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疯了不成!” 周清放亦是被路修函的话给吓到了,低声就骂了一句。 这就算读书人聚在一起探讨国事不算什么,但也没有这么直白的将过错归咎于整个朝廷的吧? 周清放暗自摇头,这路修函也不怕话传到上面耳朵里,然后被人穿小鞋! 大抵在场人跟周清放一个想法的不在少数,所以在路修函话锋一转后,庭院中就有不少窸窣声响起。 不过这样的sao动并未让当事人住口,对方反而是继续道:“大魏存在已百年之久,此等污浊之事,想来比比皆是,诸位今后皆是要入朝为官的忠良之士,既要报效朝廷,不若今日正好就想想,该如何肃清朝堂,怎样?” 不怎样。 路修函这话一出,在场几乎没一个人为他叫好的。 董生听到了身旁的几位同乡在低声讨论。 “他这是来捣乱的吧!他父亲是刺史,不惧朝堂其他大人,我们这些没靠山的,连入朝堂都还没有,如今居然就敢批判大人们了!” “哼,这路修函未入朝堂便想着肃清贪官污吏,也不怕这后面春闱被人给刷下来!” “都说天下乌鸦一般黑,难道他就这般自信自家绝对清白?” “……” 听着身旁人的小话,董生皱了皱眉,没有加入讨论,而是再次望向路修函的方向,想看看他有何动静。 站在小竹林那儿的青年并不因众人动作而局促不安,他说完后只是冲着众人一拱手,然后便笑着走向了秦时的方向。 两人站在凉亭那儿不知道说了什么,董生只看到秦时又站了出来,对诸人劝说了几句安慰之语,大意就是今日学子谈论学问,不拘其他,有意者尽可抒写几见。 虽然秦时站出来了,但依旧没有人去回廊那儿。 也不知道路修函又同秦时说了什么,最后,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坦然自若地走向了回廊处,然后,站定在一桌案前。 看见对方铺纸、提笔的身形,董生忍不住吸了口气。 “看来,他是要做这第一人了。” 第一个出题,第一个回应。 如此尖锐,不管不顾的,是为着出名,引起上头人的注意,还是因为他当真是那样一个不惧俗世的忠良之士?! 无论究竟是何原因,反正路修函今日此举,必会传出去被众人知晓,官员不提,反正圣上乃至百姓都会对他心怀好感。 周清放目光定定,亦是轻声道了声,“这才是狂士啊……” 董生回神,转头看他,突然轻笑一声,“周兄,你我家世薄弱,左右也无甚畏惧的,不知你可愿同我一道过去?在下亦有一腔报效朝廷,为百姓做事的热血心肠呢。” 周清放看他,亦是笑了起来,“这话说得好!我赞同,走吧董兄,你先请!” 两人对视一眼,十分有默契的迈腿向前。 站在他们旁边的那几位同乡瞧见,在短暂斟酌过后,亦是一咬牙跟了上去。 富贵险中求,今日大家不过探讨学术,路修函这个“主谋”都亲自下场了,就算上头要追究,他们也就是一群小喽啰好不好! 一看路修函以外的人动了,其他还在犹豫的人立刻也不犹豫了。 无论是自己的主意还是跟风,总之不少人都去了回廊那边。 凉亭处,秦时看着众人,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略带讽刺。 “这些人呐,当真是……” 在回廊下写文章的人不少,董生因为是第一批来的,所以选了个靠边的位子。 他是个谨慎的人,对于自己笔下写的东西从来都是斟酌再斟酌过的,不仅是因为不想给人留下什么把柄,亦是因为这样做有利于节约纸张…… 因为写的慢,所以在一些后来者都写完了的时候,他还在慢悠悠提笔。 这贪官污吏历朝历代都有,说要杜绝是绝不可能,人心易变,朝廷若想及时察觉,需得防微杜渐…… 董生一边斟酌着,一边写字,因为太过专注,所以一直到收尾时,他都没注意到旁边突然多出了两人。 “呼——这应该可以了。” 董生松口气,刚要搁笔,余光就看到了身后多出了一块月白锦缎,上面还绣着精致的云纹。 身后有人! 董生心下一惊,赶紧转身,他刚要说话,结果在看到身后的人时就顿了下。 不为其他,只因这身后的少年委实不像是寻常人。 华服玉冠,容貌清隽,姿态从容风流,那种一看就出身名门望族的矜贵气度,可跟他这种家境贫寒的农家子不同。 不过京都贵人多,董生惊讶的倒也不是少年身份,而是因着他这年岁。 过于年少了。 跟那位青州来的小三元差不多。 若也是这次春闱举子,如此年少,就算不是小三元,年纪轻轻就是举子,那也是了不得的才子了……所以怎么没听同乡说起过? 不知来人身份,董生犹豫着,看了眼少年身后跟着的人,最后拱手道:“在下董生,见过公子。” 少年似乎是个好性子的,闻言也是抬手回礼。 “董兄好,在下王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