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疲于奔命,矢志不渝 (第2/2页)
。 “懂了。”我笑着放下笔,收拾了卷子塞回包里,看了眼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小时。 “放假了咱俩只有晚上才能碰着面,学习跟特务接头似的。”他打了个哈欠,声音因此变得模糊,“——快点开学吧。” “cao,还真是,”我乐了,脑袋里盘算了下日子,“快了,还有一周左右。” “我到时候跟李老师申请咱俩做同桌,”他凑了过来,斟酌着说,“可以吗?” 我看了他一眼,开玩笑地说:“怎么,滥用年级第一的特权啊。” “是,”他笑得很开心,“不过不叫滥用,这叫合理使用。” 我不想打扰他的心情,就没拒绝,于是在他眼里就成了默认,这会儿显得有些多动起来,站起身拎起拖布说要去再拖一遍。 反倒显得我越来越像倚老卖老的老员工,自己什么也不干,支使别人干来干去。我看着他忙碌的背影,有些疲惫地靠在椅背上,抽出张草纸折了个纸飞机。 高三开始有晚自习,只不过是自愿参加,并不做硬性要求。我和孟洋河于是决定早退,这样自习和打工也能兼顾得过来。 只是我没想到尖子班要比我想象中严肃得多,大概是因为把为数不多有心思学习的人都集结到了一起,彼此不算相熟又都有所耳闻,存在着某种微妙的竞争关系。 笔划过纸面的声音碰撞到一处,整肃着躁动的思想,统一至唯一的目标——高考。 我有时候觉得班级有些压抑,走进教室声音就会被吞没,没人在课上唠嗑,没人偷偷传纸条,甚至连课间都会被安静的补眠的所取代。而当走出班级,隔壁班的喧闹与谈笑光怪陆离地传到这里,竟是如此迥异。 “唉,你觉不觉得……怎么说呢,”我压下声音问孟洋河,组织着语言,“这种氛围很怪么?” “怪?”他有些疑惑地咀嚼着我口中的“怪”字,似乎不能理解,却还是尽可能地想要明白我的意思。 “互不相熟,互不打扰,与其像同学,不如像同事。”我靠在窗台,看到了外面几个高一学生正在打球。 他跟着我看过去,声音很低:“我之前看过你和林业他们打球,只不过那时候我们没什么关系,我当时只觉得你们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cao。”我立即扭头怒视他。 却见他笑得趴在了桌上,很温顺地望过来:“逗你的。” 我愣了愣神,恍惚间觉得这个视角、这个画面有些熟悉。如果他离我的距离再远一点,看向我的目光更直接一点,就很像江赝了。 喉结轻轻滚动,心脏也快了几分,我深吸了口气平稳下来,听见他继续小声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但你知道吗,我一直都是这样的。” “没有人陪就自己吃饭,这样也更有效率,没有人找就在大课间留班自习,这样作业就能提前写完。” “我像这里的每一个人,这里的每一个人也都像我,因为我们是同类。或许其实对我们来说,从前的环境才是格格不入。” “你是个例外,”他静静地看着我,似乎要将我看透,“我们不是同类,我们只是有共同的目的。” 他倏尔移开了视线:“不过殊途同归嘛,也不错,总比平行线要强。” “平行线?”我一时没懂他的意思,却见他笑着摇摇头。 “下节英语考单词,昨天课上那些,背了没?”他翻开笔记,摆到我俩面前。 “背了……不过还不太熟。”我叹了口气,认命地凑过去专心看了起来。 后来,当我已经完全适应了班级的节奏和氛围,满脑子都是学习和成绩时,每当步履匆忙地路过嬉闹的人群,第一反应竟是觉得他们在浪费时间。 在那一刻,我意识到,我被同化了。 我无可避免地剥离了我曾经的的一部分,我说不清那到底是什么,只是知道再也回不去了。与之相对的,某些陌生的特质降临在我身上,它或许是来自孟洋河,或许是来自班级里的每一个人,或许是来自生活本身。 我不知道这种改变好不好,因为我根本没有时间来评判。我只是一步不停地走下去,走下去,只有这样,也只能这样—— 我才能去找江赝。 学习是手段,成绩是资格,疲于奔命是代价,而我的目的始终不渝。 这是我萧索又空洞的灵魂里,所能托举出的唯一的信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