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2章 沂蒙的山水间!(求订阅~月票~)  (第1/2页)
    晚上,李少杰回到了家里。    很是疲惫。    不仅是连着彩排了好几天。    而且,为了明天的演出,刚刚还在盛京大剧院里准备了很多东西。    “啊......老婆我好累,帮我捏捏肩......”    回到家,马上就扑在沙发上。    “老公,你们这个歌剧的名字,是叫《沂蒙山》吗?!”    吕秋儿坐了过来。    “对啊......”    “额......”    吕秋儿挠了挠头。    “是不是明天演?”    “对啊!”    “......”    吕秋儿递过来一张宣传单。    教职工活动,观看歌剧《沂蒙山》。    “好家伙!”    李少杰咂了咂嘴。    但没觉得意外。    毕竟,歌剧的宣传不同于流行,很多新歌剧的首演,大多都是安排一些业内人士,领导,事业单位来参观,资深的爱好者的占比也并不算特别多。    就算是很多资深爱好者发烧友,也未必第一时间就能注意一部新歌剧。    这是很正常的。    一般来说,都是首演后,靠着业内开始发酵的口碑,以及全国各地不断的巡演来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    当然。    虽然一时的热度相比于流行会非常的低,但持续的生命力会非常的久。    尤其是复杂的结构,让歌剧欣赏面非常的广。    到了后面,很多爱好者已经不是为了剧情而去,而是为了不同的演员,不同的乐队,不同的舞美,或者再次听音乐里未曾发现的细节。    正如一首喜欢的歌会被循环播放一般。    一部喜欢的歌剧,也会被反复观看。    但歌曲的长短和歌剧长短不能相提并论,再加上歌剧内容的丰富,不同的选段拿来听,甚至选段加入到其他的一些音乐会,观众欣赏的方式很多样。    所以,相对来说,生命力会长一些。    “所以......要不要我结束的时候顺便对你比个心?”    “你别!!”    吕秋儿赶紧拒绝。    “我知道,我开玩笑的,哈哈哈哈!”    “你!讨厌!”    ......    一夜无话。    第二天,起了一大早,李少杰便赶紧收拾好东西,赶往了剧院。    换衣服的换衣服,摆弄道具的摆弄道具。    化妆并不着急,不如先行过场彩排。    演出前的过场是一定会有的。    不过,历经三个月的准备与训练,质量绝对够硬。    再加上休息了几天,几乎所有参演人员的状态都已经拉满。    一晃,便来到了晚上六点。    此时,完全做好准备的演员们服道化全部准备齐全,精神正盛,随时准备开演。    舞台开始彻底的布置。    李少杰也来到了后台更衣室,换上一身黑色的唐装准备进行指挥。    很快。    观众们陆陆续续的也到场了。    省宣委的领导坐在前排后,事业单位的观众,以及一些业内人士,爱好者们,也都坐在了台下等待着演出开始。    一位领导突然问向身边一位老者。    “老领导,听说这次演出的歌剧,创作者非常的年轻啊!”    “哈哈!正是因为年轻,所以才要来看看嘛!”    老者哈哈一笑,摇了摇头。    “我啊,就一直挺喜欢民族歌剧的,这回听说你这边有个抗曰题材的民族歌剧,创作者才二十岁出头,能不好奇吗?!”    “我这正要看看,年轻人,是怎么看待那个年代的,是怎么用艺术来诠释人民的!”    “哈哈,快开始了,先看着。”    领导笑了笑。    一开始,李教授推送上报的时候,自己还觉得......挺不稳的。    五个一的申报很麻烦。    市级,省级,国内,递交材料,一级一级单位的推送上报。    李教授以合作单位,一起申报作品到市级。    目前,就是市级的筛选审核,然后作品会巡演,上报省,上报全国。    今天,倒是要看看,这个年轻人是浮躁,还是真的黑马!!    “歌剧!《沂蒙山》!”    主持人说完开场词,便伸手一挥。    “有请,《沂蒙山》的创作者,歌剧艺术指导兼指挥的李少杰先生!”    一身黑色唐装的李少杰微笑的从后台进场,来到台前鞠了个躬,然后淡定的走到乐池中的指挥台上。    淡淡的灯光照着乐池。    “以及!上沪交响乐团!”    台下观众鼓着掌。    不少观众好奇的看着李少杰。    这种大型歌剧的指挥,很难见到如此年轻的人。    台下观看的吕秋儿,忍不住心脏加速跳动了几下。    这就是老公工作时的状态吗?!    窝巢好帅!    李少杰拿起指挥棒,掌声停止。    乐池的灯光微微暗淡一些。    演出也正式开始。    李少杰轻轻挥动指挥棒。    轻柔的序曲,开启了整场晚会的篇章。    台上黑下来后,仿佛飘荡着雪花。    观众们可以从舞台顶上的台词展示上得知故事的背景与创作缘由。    故事缓缓展开。    在战争的阴云下,抗曰老根据地,沂蒙山渊子崖村中,今天要迎来喜事。    一对新人即将结婚。    随着唢呐响起,一阵欢乐与喜庆。    台下有不少业内人士,忍不住抖了抖眉毛。    一上来,就有民族歌剧的感觉了,不止序曲中那沂蒙山小调的元素,这唢呐伴奏,也充满了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    女主角很快便登场。    海棠是一个典型的山东大妞,直爽,善良,俏皮。    从小失去双亲,被舅舅孙九龙抚养长大。    今天,便是和青梅竹马的心上人林生结婚的时候。    林生牵着盖着红盖头的海棠,胸前挂着大红花,脸上满是喜庆。    新人拜天地。    但当掀盖头的时候,海棠却做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动作。    自己掀起了红盖头。    村子里的小兄弟忍不住笑呵呵的起哄着问道。    “哟!自己掀盖头,那今后的家谁当啊?!”    “俺当!”    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大喜的日子克大灾,生死由咱自己安排。    海棠那灵动俏皮,豪爽的山东大妞形象,瞬间引入观众们的内心。    而且,改良后,充满民族风情,通俗易懂的宣叙调,也让观众们能非常简单的理解剧情。    不少业内人士不由得为这一系列的改良而感到惊喜。    但突然,结婚之日,鬼子突然窜门。    让人为之揪心。    1    但很多人发现,居然是虚晃一枪。    不由得摇头笑了笑。    成婚后,郎情妾意,但却恰逢招募八路。    海棠也因此,认识了女二女中音的角色,战士夏荷。    家人都被鬼子害死的林生,自然想要参军。    海棠已然怀有身孕,不愿林生涉险。    即使是夏荷,也在劝林生要想一想家人。    此等情况下,深明大义的海棠,终在舅舅劝说下同意并支持了丈夫,并且一针一线,细细的给丈夫缝好衣鞋,送丈夫为国远行。    剧情缓缓的推进。    很快,鬼子打上门来,海棠等村民,将粥菜留给伤员,自己却和村民啃食野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