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再起_4-5:民国的新篇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5:民国的新篇章 (第1/1页)

    2035年初春,从北平的长安街到南京的中山路,从华南特区到青藏边疆,整个新民国进入第三年的重建与竞争。民选政府上任,宪政运作逐步落实,工业指数与就业水准超越光复初期预估。国际金融市场正式将「ng纳入主要投资指数,与美、日、欧的协定也逐步生效。

    然而,有一块关键拼图仍未被填上。

    台湾,作为民国迁台七十余年的根基,如今既未明确统一,也未宣布,彷佛成为历史洪流中的停格。金马已随新宪章重新纳入中央T系,并於2034年完成地方选举;但台湾本岛,因其复杂的国际与本地政治现实,成为一个被延後书写的未定命题。

    总统在记者会上回应道:「中华民国不急於带走一块土地,我们期待迎回一种认同。」

    这句话被全球媒T转载,被视为对台湾民意与主TX的最大尊重,也是一种罕见的克制。

    民间舆论依旧喧哗——有人坚定主张立即统一,有人则希望保留现状、以更长的时间对话,也有人质疑民国政府是否会在国际压力下让步。学者指出:「历史上第一次,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不是因战败而被迫,也不是因外力而勉强,而是必须透过人民自己选择。」

    这场选择仍未来临,但却已经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命运。

    宪章诞生後的第三年,被称为「新民国元年」。国民政府第一次以真正意义上的民选制度统治全国大部地区,并以平和、稳健的方式进行转型正义与重建工程。旧时代已远,新秩序仍在调整,但一切的起点,已不再依靠他人赐予的秩序或意识形态。

    正如当年那份宪章首页上所写的:「这部宪法,不是权力的产物,而是人民的选择。」

    故事,尚未结束。

    台湾的未来,未被书写。

    民国的新篇章,才刚刚开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