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正文8 (第4/4页)
反色之后与原来的寓意完全相反。 1 朝闻夕死的道理不知道才无理。 乱作一团,似要追求混乱的极限。吵闹的人群,让人忘了寂寞什么感觉。无限接近后悔的感觉,用数据化的表述是。预设角度看问题,选了理性的选择自然会比较顺利。会在意外形或评价的领衔,耽搁了怠倦预先了黾勉。 我坐上去往下一个年代的直通车,先前已经无数次的走过。你知道,我并不能接近折光与虚影,触碰不到目光和月影,假使梦里澄净。在万千个星空下,不正确的事也能延绵两千年,于是我犯错,也是并没有试过欺瞒谁的感观,亦成了习惯,自然应该负伤。 大家都在做梦,大声谈着梦中的内容,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谁知道,每一刻看见的光景都是精心谋划,每一次感受到的情绪都是预先算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虚实偏偏都是一个样子,在一切还没结束的时候永远无法得知这是最好的还是最坏的安排。 因为不得不将现实解释成幻想,他们见到自己所见,想到自己所想,希望一切都是正确答案,所以无论妄想。似乎可以放松些又似乎紧张到不能浪费一点时间,于是我知道,因为双眼无法获得全部信息,才会一直看着。易碎玻璃筑起路,梦里分不清真假,愚蠢的人们天才的人们没遇到人。 悬挂着的镜子一步步放下,梦里的人们不再是旁观者,他们很热情地在讨论错误理论。不是有这种说法吗?争议颇多,事关重大,爱代表着不理智吗?天才没有喜悲,没有喜悲的天才最适合说这段话,还不自知未免太过自大。 谈笑风生,最笨蛋的那位也是。用冰山理论与最少的情绪渲染去讲一个最真实的故事只因世界的逻辑基底是理性,或者要不再想其他事,缺少的东西才会提。镜子围绕的世界连真正的自己也难看完整,更何况很多人,终是不能共享才能期待。 “你们知道星球上记忆最多的地方是哪里吗?”有谁提出这个问题。 “大海。” “陆地。” 1 “古老的山脉。” “仍存于世的生物们。” “一望无际的沙漠。” “地表以下。” “古生物。” 无论如何,人类似乎已经在星球上存在了很多时间,但世界上到处都是经历漫长岁月的生物们,要跟它们比起来人类只是一个记忆稀缺的婴儿。 星球上记忆最多的地方也许会有成百成千的答案竞争,在这其中唯一没有机会获胜的就是人类。 “现代人看流星雨也像动物一样。” “虽然我们知道其中的原理,为它命名,将它归类为天文现象,但我们最先看到它的时候也只是一道光迹。” “想想看,我们连认知到自己的认知过程都需要时间,记忆需要的只会更久。流星降落到这颗星球的速度绝对会比这更快,我们没有因此毁灭。如果我们没有机会了解自己的记忆我们就不会有记忆,我们每天被给予多少的机会去了解,所以更没有理由去放弃记忆。” 1 目测流星雨,观测流星雨时不需要使用望远镜。躺在草地上,在水面中看流星雨,光乘降落伞来到地面上,我眼里。 “看流星雨的人们都在想些什么?” “像气氛终结者一样思考被流星砸死的概率。” “外星人什么时候来到这里?” “我们将自己比作流星,因为认识到自己最多只是转瞬即逝的美丽。” “宇宙是否早已毁灭,我们看到的宇宙只是它们很久以前发出的光。而我们并没有活着,只是死前神让我们把这光看完。” “风清月明,流星好看。” 你愿意给我看未来,还是会拿过去的影像骗我。 看着从镜子反射而来的光,我清晰的认识到历史的追问与恳切目光尽头的答案,答案多简单,只有一句向前看,指着未来,却不知是过去还是现在。 眼前掠过一眼难以计数的流星,无休无止地砸在星空幕布上,银河像在下不会下到这里的大雨。 1 我们的现在是光的过去,未来也会是。 晨光照耀在身边,我睁开双眼,入眼的光线柔和温煦,以及视线逐渐清晰之后所能看到的景象。 光照在浅蓝色大海上,水波荡漾,海洋生物成群。这里的海洋能供人呼吸,我开始在浅海中寻觅珍宝,浅海寻宝时间结束时,时光的一角也将迎来尾声。 上浮,往海洋上空的蓝天上浮。两边都是无垠的碧蓝,一个在天空,一个在地表。天空眼中的海洋,海洋眼中的天空,不仔细感受就不会有什么差别。但我不是翱翔于天际中的飞鸟,也不是畅游在海域里的游鱼。 随心所欲的人们随意泪流满面,悲伤不能自已的悲伤,创造出奇迹性幻觉。他们很好的运用了光的特性,光有着改变人们情绪的力量。 人们都会清醒地梦游,思考着不成问题的问题,放任潜意识游走。一朝世界顺意到平常愿望成一体,一点期待都没有的迎来意外之喜,直接判别有趣不有趣。 问世上有多少人像傻瓜一样,以为只要自己的行为异于常人,就以为自己也能像那些异于常人的天才一样。做到什么特别的事,被赞许与特许包围,说不定还能信手拈来有目共赏的杰作。 虽然都说凡事不要说绝对,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绝对的。至少世界没有毁灭的早上已经调好的还能正常运作的闹铃会在既定的时间响起,在天塌下来会醒的梦境中会被巨大的响声带走睡意。 综上所述,我从梦中醒来。又或许并没有,毕竟这世上尽是些清醒的梦游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