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瑶台问证 (第2/2页)
分。她是来管天,不是来争‘谁更像天’。” 瑶台转身,正面对着祭坛。她没有b视,也没有俯瞰,而是与阎寂平平齐齐对上了眼:“三问。每问一件,你活一盏茶。问尽,刀落。你若沉默,第一问的茶,就从你的沉默里扣。” 阎寂垂着的手略略攥紧了些,他看了看那枚天律印,又看了看瑶台的眼。他像是要笑,又像是连笑也懒得浪费力气。终於,他点头:“成。” 「第一个问——太初帝阙下,断道之局,你是手,还是刀?」瑶台开口不绕,字字如钉。 阵外的风像被这四个字钉住了,重又停。幽婵的袖口动了动,却没cHa话。寒鸢的手微不可察地紧了紧,指节在冰冷的护腕下发白。 阎寂沉默了三息。他的嗓音有点哑:“我是一把被递到那局上的刀,但我不是第一只握刀的手。” 天律印在瑶台掌心微微一沉,像在判定这句话与「谎」的距离。没有心火起,印面依旧无字。瑶台不表态,她只微微点了点头:“第二问——寒氏灭门,你是债,还是命?” 「我是债。」阎寂闭了闭眼,又睁开,「欠寒氏一墓一泪,欠她一个真相。命,该还的在我身上,不该在墓里找。” 寒鸢的呼x1在这一刻乱了一瞬。她立刻把那乱压平,语气却b方才还冷:“别拿词做盾。‘不该在墓里找’四个字,不是免Si金牌。” “所以有第三问。”瑶台收住了寒鸢锋口,声音仍旧很平,“天庭之变——你是棋,还是局?” 「我是棋,也是局。」阎寂终於抬眼直直看向瑶台,“我是被摆到台面上那一颗看得见的子,也是桌底那一只撑到最後不让桌子塌的手。” 「说得像故事。」幽婵淡淡道。 「因为你们需要一个能讲给自己听的开头。」阎寂说,「而真正的开始,在你们拜我为师的那一年——有人往我们的书案里,先放了一粒灰。” 瑶台这回沉默了一会儿,像在咀嚼「灰」这个字。她把天律印重新扣在掌心,掌心的脉动一下敲在印框上:“灰是谁?” 「瑶台,你真要我在此刻叫出那个人的名?」阎寂笑意极浅,「你知道的,名字一出,有些门会b人更快Si。” “你可以不叫。”瑶台抬眼看着他,“但你得给一条路。” 阎寂的喉结滚了滚,像吞下了一口很涩的风。他忽然转头看向阵外,视线越过拥挤的人群,落在城门外一抹不起眼的青绿上——那是一个背着药篓的少nV,正站在一辆破旧的木车旁,仰着脸,眼睛亮得像雨後草尖上的两滴水。 「路在风里。」阎寂低低地说,「也在泥里。」他复又把视线收回来,「瑶台,借你天律一盏。让我在这盏茶的光里,把灰吹给你看。” 瑶台沉默了半息,把手一翻,天律印在空中绕了半圈,落回她掌心。她点头:“准。” 寒鸢没有说话,她只是稍微转开眼界,像把自己从某个太锋利的刃口上撤开半寸。幽婵抬手,袖中暗线一收,把方才阎寂yu自绝的那一点暗芒悄悄锁进袖口——那是一截极细的骨钉,钉身用旧,尾上刻着极浅的一笔「止」。她摩挲了一下那一笔,指腹在「止」的横钩上停了一刹。 「在座者,不全是旁观。」瑶台把话抬高了一线,像在告戒,也像在预备,“我问,你们听。若心火起,便请管好你们的手。” 「第一件。」阎寂抬头,声音忽而很清,「从师徒二字开始。」 他把「师徒」这两个字吐得很慢,慢到每个人都能清清楚楚地看见这两个字在空气里结了层冰——那冰不是寒鸢的霜,也不是幽婵的月,是岁月一寸寸凝的y。 「在那一年,有人替你们递上了拜师贴,也替我递上了老师二字。」阎寂道,「那张纸很乾净,乾净到只有墨,却在纸心压了一粒看不见的灰。」 “灰的名字,”他抬眼,看向瑶台,“叫‘天策’。” 这两个字落下的时候,没有雷鸣,没有风起;只有锁天阵的光纹极轻极轻地暗了一度,像有人在它身上按了一下,提醒它:接下来的每一息,都会更重。 幽婵的指尖微动,寒鸢的目光重新回到阎寂身上。瑶台把天律印按在掌中,印面终於在这一刻出了字——不是“诛”,不是“罪”,是一个小小的“问”。 她点头:“继续。” 阎寂长出了一口气。他抬手,指向高天与城阙之间的那一条看不见的线:“第二件,从‘断道’起。” 阵外的风,开始改向。人群的呼x1,也在此刻不知不觉地对齐。 问证,真正开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