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1 白日烟火杀青、华夏影业铁三角 (第2/3页)
有废话, 韩桥摸出两份合同:“张松闻,你在剧组做的事情,我都清楚了。” 韩桥看着张松闻。 人啊,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张松闻十几年默默无闻,一部电视剧,红遍大奖南北。 很多人。 羡慕他一夜成名,殊不知,一夜前,他一个人,苦苦熬过了,多少个一夜又一夜。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而且,随时为之努力、奋斗的人。 张松闻在剧组,埋头苦干,也许,等候的,就是一个机会。 韩桥给他机会。 “松闻,傻着做什么?”廖烦碰了碰张松闻肩,笑道:“还不快去看看。” “啊。” 张松闻痴傻,他不是没有幻想过,可是,他从未真正奢求,自力的幻想,有朝一日,能够梦想成真。 韩桥啊! 华夏影业啊! 圈里人,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机会,此时,它就在眼前。 “我……韩哥……我……” 巨大的喜悦,沉稳内敛的张松闻,一时,都有些口齿笨拙。 很快。 他冷静下来,站直身,非常认真的给韩桥鞠躬,沉声说:“韩哥,谢谢您,我会继续努力的!” “不要谢我。”韩桥鼓励说:“天道酬勤,你最该感谢的,是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华夏影业励志改变华夏的电影,松闻,华夏影业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 “你就是我们需要的人!” “颂闻,我希望你能保持初心,继续努力。” 张松闻语无伦次,最后,他点头,肃穆说:“韩哥,您说的话,我铭记于心。” 韩桥给的是华夏影业C级演员的合同,算是圈里的“三线”。 张松闻。 从籍籍无名的龙套,摇身一变,跻身“三线”。 这么说。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简单点,以前,他以前收入,可能只能湖口,不到3万! 现在。 他一年收入,随随便便,就是20万! 现在,2006年,月薪1万,妥妥的高收入精英人士。 难怪。 圈里人挤破头,都要出名,只要出名,就能享受荣华富贵,光鲜亮丽。 “廖哥。”韩桥拿着另一份介绍函,廖烦演技不错。 不过。 长相太磕碜了,资源很差,经常,几年不开工。 韩桥给他介绍到帝都人艺剧院,韩桥打趣说:“廖哥,我这算不算多此一举,柏林影帝,可是香饽饽。” 廖烦调侃:“韩爷,我柏林电影节的获奖感言都想好了。” 说着。 他深情并茂:“我要特别感谢韩桥先生,他的英明神武……” “廖哥,收了神通吧。”韩桥笑道:“晚上剧组有杀青宴,咱们不醉不归。” ………… 1 2006年5月6日。 韩桥回到帝都,《白日焰火》杀青,他的工作却没有结束。 剧组的后期剪辑,韩桥交付给习亦男,自己把关就好。 另外。 2007年,柏林电影节,评审团主席叫保罗,施拉德,他是美利坚人。 评审团,有9名成员,一共有10票。 韩桥可是放出话,自己斩获金熊奖,说到做到,难免要“活动”一下。 说来。 2007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获奖的不是其他人,而是华夏导演王全按。 老王,可能说出来,很多人不认识,他老婆叫张雨奇,有名言金句,传颂千古:“家里有不,要时给不,家里能满足不,收你钱不!” 1 可怜的老王。 隔壁的老韩,把你奖项给偷了。 说偷,有点难听,公平竞争,《白日焰火》的质量,同样不差。 除此之外。 6月,华夏影业旗下推出电影《心花怒放》,这部电影,同样是华夏影业,2006年上半年的力作。 阵容豪华。 导演宁昊,2004年,宁昊《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圈里人说:“他是第二个韩桥!” 演员阵容,华夏影业的电影中流砥柱:王小宝,黄博,闻章。 还有,华夏影业,编外人员:许争。 这几人,都非浪得虚名之辈,电影圈势头非常勐的新人。 1 不过。 几人尚且年轻,没有封神,简单说,几人没有形成自己的电影票房号召力。 票房号召力。 通俗说,就是电影票房保障,只要有他,电影即便很烂,票房都有6成保底。 比如:含京量、含腾量。 目前。 国内的电影形式,演员个人的票房号召力,还没有形成。 通常。 只有顶级大导,有这个资格,比如:张一谋。 陈凯哥以前算,韩桥砍了他一刀,老陈神格破碎了。 1 冯小钢就自己而言,票房号召力有5成,如果,他连带上葛犹,两人算。 可惜。 小钢炮,韩桥的小刀,连续捅了他几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