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9重逢,我叫陈夏,我好想你,试探态度  (第1/2页)
    “明森,今天新生报到,我们一起去帮忙呗。”说话的人是赵明森的室友,李向阳。    赵明森躺在床上,“不去,没意思。”    王鹏在一旁拆李向阳的台,“你是去帮忙还是看学妹啊?”    “别把我说得那么肤浅好吧?!”李向阳反驳道,“我这是为了发扬我们学校团结友爱的精神。”    “说得比唱得好听。”王鹏打趣他。    赵明森看着两人打趣,也不插话。    李向阳突然说,“明森,一起去呗,你的社会实践学分不是没修够吗?这次虽说是帮忙,可是主要还是学生会的师弟师妹们组织,我们就是去看个热闹,就可以平白挣两分,干嘛不去啊。”    一旁的王鹏听到可以加分,“可以加分啊?那走呗,一起去看看。”他也开始劝赵明森,“走吧,明森,钱峰去了一早上了,我们正好也去看看他,一会儿一起吃午饭。”    赵明森想了下,既然所有室友都去了,那他也不好不合群,于是便一起去了。    他们到的时候,钱峰正坐在大厅等报道新生签到,几人先过来找他。    钱峰看到他们几个都来了,“诶,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来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李向阳说道。    却被王鹏拆穿,“我和明森是的,但他是过来看看有没有学妹需要帮忙。”    钱峰笑道,“那你们来错了,我这里是研究生报道处,都是学姐,没有学妹。”    “jiejiemeimei的,没那么讲究。”李向阳玩笑道,“关键是看看有没有能帮上忙的,我非常乐意效劳。”    几人说话中,陆陆续续来了好多新生签到,赵明森在一旁看着室友们开玩笑,打趣对方,也不插话,就这么看着他们笑,回想起自己当时报道的情境,顿时收了笑容,他曾经在脑海里想象了无数个报道的场景,最后都没有实现。    突然!    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一点点向他走进,他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认真,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来人。    是他!!!    想了两年的人,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他不敢眨眼,生怕又是自己的幻觉。    陈夏也看到他了,他拿着资料的手在颤抖,周围所有的声音和人影都消失了,只有他和赵明森。    陈夏没有想到这么快就会见到赵明森,他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但他考这个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赵明森,所以他不能怯懦。    钱峰见又有新生过来,对陈夏问道,“研一新生报到吗?”    陈夏没理钱峰,反而径直走到赵明森的面前,“好久不见。”    赵明森从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怔住了,他嗓子眼被堵住,发不出任何声音,像是做梦一样不真实。    陈夏在来之前就在学校各个论坛和专业群里找赵明森的消息,在一次学校活动照片里看着赵明森,知道赵明森的专业后,他还找到了这个专业的课表,正想着该怎么假装偶遇呢,却在开学报到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他俩真是有缘,赵明森也是真的运气差,又遇到自己这个疯子了。    他按捺激动地心情,表现得落落大方,主动上前抱住赵明森,“好久不见。”    赵明森任由他抱着。    两人的举动和神情太过暧昧,周围的人都在看着他们,赵明森的室友看看陈夏,又看看赵明森,小声问道,“他们认识?”    陈夏见赵明森还在发楞,决定给他点时间缓缓,于是便放开他,转身看向钱峰,“同学,请问研一新生是在这里签到吗?”    “是的,”钱峰找出学院签到表,“学长,你是哪个学院的?”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陈夏每一句话都被赵明森记住。    钱峰在表上查看,“什么名字?”    陈夏沉默两秒,随后转头看向赵明森,“陈夏!我叫陈夏。”    赵明森听到他的名字后,眼里才浮动出一丝波澜,赵明森心底默念陈夏的名字,陈夏,陈夏,陈夏。    钱峰让陈夏在报道表上签字,陈夏的签字的手在微微发抖,赵明森一直用炙热的目光盯着他,生怕他跑了,又看着他在纸上一笔一画写着自己的名字。    “好了,学长,接下来跟着我们同学先去研究生宿舍吧,”钱峰找出陈夏的宿舍分配表,又对几人说,“你们带学长去一下东区研究生宿舍。”    李向阳只想带女生,王鹏只是来挣学分的,两人面面相觑。    赵明森目不转睛地看着陈夏,“我带你去。”    “好~”陈夏朝他笑着。    “学长,你的行李呢?”钱峰问道。    陈夏的又半边脸被赵明森盯得发烫,“我家本地的,没带行李。”    “噢噢,好的,明森,你先带学长去宿舍吧,顺便给他介绍一下路上的教学楼。”    “走吧。”赵明森转身先走,陈夏跟在他身后。    两年的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他在背后看着愈发成熟的赵明森,个子好像长高了点,头发也长长了,不同于之前的平头,现在是美式前刺,肩膀也比之前宽了,手臂晒黑了些,臂围好像也粗了。    “嘶~”赵明森突然停下,陈夏一头冲到他的背上,又被反弹回来。    陈夏这一撞,都把赵明森的心撞乱了,他抑制激动的情绪,给陈夏介绍,“那边就是人文社科教学楼,教一教二教三,”赵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