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你说那小丫头是不是疯了,竟然要告公主! (第2/2页)
来杨府聊天。说到胡翠娘这件事,他总显得有点气闷。 “她爹为了她东奔西跑,都不来我家做饭了,我最近饭量都减少了。” 说着,他毫不客气地从桌上拿起一块牛乳糕塞入口中。 容钰倒是对他讲的东西很感兴趣,还将盘子往他面前推了推,问道:“那现在是什么情况?告成了吗?” “告成什么呀。”陈翰俊嚼了两口牛乳糕,又喝了口茶水顺顺,才道,“她一介庶民状告皇亲,不管有罪无罪,先打二十大板,她没挺住晕死过去了,现在在大牢里不知是死是活呢。” “要我说,她就不该瞎折腾,不管她说的是真是假,那是公主,宋知州的妻子,就算是真的也得是假的。他们是一伙儿的,咱们这些庶民,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该烧高香了。” 陈翰俊振振有词,一脸看透世间沧桑的模样。 容钰勾唇,“陈公子可不是庶民,您是举人老爷。” “什么举人老爷!咳咳、咳!”陈翰俊差点被牛乳糕噎住,脸涨得通红,“可别这么叫我,我自己几斤几两心里有数。淮瑾这个举人老爷才是真材实料的,淮瑾!” 陈翰俊祸水东引,却瞧见杨淮瑾一副沉思的模样。 “瑾表哥,在想什么?” 杨淮瑾抬头,缓慢地眨了眨眼,“我觉得,宋知州不是那种人。” “陈兄可还记得,三年前我们参加乡试的时候,曾有一位考生因作弊被发现,而当时的主考官,正是宋知州。” 陈翰俊托着胖脸想了一会儿,“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儿。” 杨淮瑾推了推身旁的杨淮烨,“淮烨,你记得吗?当时你在外面等我考完试出来,发现我的叆叇落在考场了,我们一起回去拿,正好路过考官的房间。那个考生和家里人跪在地上给宋知州磕头求情,期望他高抬贵手不要记录在档,不然就没法参加下一次的乡试了。” 正杵在桌子上打瞌睡的杨淮烨眯了眯眼睛,寻思半晌,“啊,记得记得。” 说完,又歪在一边昏昏欲睡。 杨淮瑾无奈地叹气,继续道:“当时宋知州说了一句话,我至今都记得。” “他说,为人若不能洁身自好,即便入了仕途也做不到清廉无私。为官为民者,清、正二字当恪守于心。” …… 公主府。 前院儿正厅房门大开,两侧仆从皆垂首而立,噤若寒蝉。唯有厅堂之上,偶有欢声笑语传出,似乎是来了贵客。 少倾,有下人上前禀报,“公主,驸马回来了。” “那快让他过来。” 纵使仆从一再催促,宋梓谦仍旧先回房换下官服,再不疾不徐地走向前厅。 临虞公主一袭华美的裙袍,满头珠翠,妆容精致地坐于一侧主位,看见宋梓谦进来,便露出微笑,“夫君,看看谁来了?” 宋梓谦将目光移到坐在另一侧的年轻男子身上,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见过三殿下。” “晏安啊,好久不见。”三皇子的微笑与临虞公主几乎如出一辙,“过得还好吗?” “托三殿下的福,一切都好。” 三皇子看见宋梓谦波澜不惊的神色,笑道:“晏安对我的到来似乎不怎么惊讶呢。” 宋梓谦:“殿下为皇上准备寿礼而下扬州的事,已经传遍了。” “是吗?看来晏安即便身在距离京都千里之外的扬州,也依然耳聪目明呢。要是在京都的宋老夫人知道儿子过得这么好,想来也能安心了。” 三皇子慢条斯理地倒了一杯茶,亲手递给宋梓谦,弯了弯狭长的凤眼,“你说是吧,妹夫。” 宋梓谦置于膝上的手指微微一颤,伸手接过茶杯。 “喝呀,这是临虞亲手点的茶,味道正好呢。” 宋梓谦却将茶杯放在桌上,淡淡道:“臣不喜欢喝茶。” 望着那盏分毫未动的茶,临虞公主的眼神倏地冷了下来,涂满蔻丹的指甲掐进掌心之中。 三皇子却是笑意不减,轻飘飘地转移了话题,“听说今日有个女子状告临虞,说什么私占盐矿,拐卖百姓之类的,闹得满城风雨,不知晏安打算如何处置呢?” 宋梓谦:“行刑之后已经押入监牢了。” “如此便对嘛。”三皇子的姿态放松了一点,“这种话真是太荒谬了,怎么能信呢。胆敢污蔑皇亲,可是死罪。” 宋梓谦垂眸不语。 “话说回来,晏安在扬州任职已经快四年了吧,临虞也有四年没回过京都了。此次我来,除了为父皇准备寿礼以外,还有就是传父皇口谕,接临虞回京祝寿。” 三皇子弯下腰,凑近宋梓谦,“晏安也趁此机会回京述职吧,我会在父皇面前为你美言几句,也许你就能留在京都了。你应该也很想念宋老夫人和弟弟吧,他们可都很想你呢。” 如此近的距离,宋梓谦注视着三皇子那双与临虞几乎一模一样的丹凤眼,忽然胃里泛起强烈的恶心。 他喉结滚了滚,压下胃里的痉挛,向后拉开距离,“那便多谢殿下了。” 三皇子懒洋洋地靠回椅子上,笑意更深,“如此甚好。” 宋梓谦:“臣还有公务在身,就不陪殿下叙旧了。” “好啊,你去罢。” 宋梓谦颔首,起身向外走去。 “晏安。”三皇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父皇的寿诞就在年底,我希望剩下的五个月里,安安稳稳的,不要再出什么乱子了,你能做到吧。你要记得,你是临虞的驸马,我们是一家人。” 宋梓谦脚步微顿,望着外面的阴雨眸光愈加幽暗,他垂于身侧的手指攥了攥,继而大步走进雨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