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少年]江湖_元松(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元松(渣?) (第2/4页)

大炮的轰击下活下来。可大明九边意义重大,让武林人士撤出大明九边,无异于把黄河以北拱手让人。

    一边是性命,一边是家国,整个广场一片死寂。

    元松也不着急,就拄着刀站在广场中央。

    突然,一个年轻的声音从台上传来:“据我所知,红衣大炮的准头十分有限。”这个声音的主人内力颇为浑厚,却带有少年人的朝气,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少年,一身紧身黑衣,左眼上挂一个琉璃镜片,手上戴着一副黑色手套,正是唐门的新门主唐思。这琉璃镜片和天蚕丝手套乃是唐门世代相传的至宝,用以制作各种精巧机关和暗器,只会传给机关术最顶尖的唐门中人。唐思年纪虽轻,但众人皆知这两件唐门至宝的分量。

    广场中央的少年镇扶使隐秘地撇了撇嘴,露出一个遗憾的表情。

    “那十门红衣大炮距此约有二里,所在位置与此地的高度差为三十丈,精度最高也要半里有余,若是对红衣大炮不甚了解,打到目标一里之外的地方也是常有的,是以击中少林寺广场并非易事。”唐思一边说话一边对着远处比划,一个个数字从他嘴里蹦出来,没有丝毫停顿。

    “而且”,他停顿片刻,抬手扶了一下琉璃镜:“红衣大炮之威力源于其射出炮弹的速度与重量。你们为了震慑效果使用了实心铸铁弹。实心铸铁弹固然增加了炮弹的威力,却因实心铸铁不会碎裂而减少了打击范围。适才炮弹击中山体时,看似声势浩大,实则是激起的烟尘。我看那击出的土坑方圆不过一丈,即使十门红衣大炮都能凑巧打到人群中来,也不过只能覆盖百余人而已,断不能把整个武林一网打尽。”

    话音落下,群雄都松了一口气。唐门机关术天下第一,而说话的又是唐门机关术是第一之人,想是不会有错的。

    “不想这位唐门新门主竟对红衣大炮如此了解”,元松深深地看了唐思一眼,继续道:“不错,这十门红衣大炮并不能取了诸位的性命,诸位尽可放心。”

    广场上的气氛为之一松。

    “这样吧,我退一步,既然来到发硎大会,咱们便以这发硎大会的规矩来“,他脚尖点地飘然上了擂台:“廿五以下的武林人士皆可轮番于我一战,唯一规则是不得使用暗器。若是我输了,我自会滚蛋。若是我赢了,整个武林便须撤出九边,外加剑阁的神兵一把。”

    “这十门红衣大炮虽然轰不死所有人,但弄死百十来号人,再把少林寺炸个稀巴烂,还是可以做到的。”元松见台上掌门表情变换,又补充道。

    台上诸位武林名宿相互对视了几眼,扎堆嘀咕了片刻。

    “好,便按元少侠所说”,心意子朗声道:“九边事关重大,望诸位少侠踊跃参战。若能胜过这位元少侠,便视为发硎大会第一名。”

    话音刚落,人群一片喧闹,一个健壮的青年翻身上了擂台。

    沈青一看还是熟人,正是大会开场前认识的李敢大哥。

    沈青暗忖道:李大哥果然急公好义,前朝郭大侠曾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便应如是了罢,当的是吾辈楷模。然后他又不禁为李敢担心:这少年镇抚使武功高深难测,只希望李大哥别受伤才好……

    正胡思乱想着,李敢与元松已然在擂台两端站定。

    李敢仍是南派冲拳起手式。

    元松见对手赤手空拳,把自己的绣春刀往台板上一插,示意不占他武器上的便宜。然后极为托大地袖手而立,看样子完全没把李敢放在眼里。

    李敢不以为意,等了片刻见元松并没有出手抢先的意思,便右脚蹬地进步上前,低低喝了一声,紧跟着挥出一记直拳。

    这一拳虎虎生风,打元松的左肩。元松饶有兴味地挑了挑眉,身不动膀不摇,只是平抬起右手,挥拳迎上。

    二人的拳头在空中相撞!

    未见元松用力,双拳对在一起却能发出撞击的闷响。

    砰地一声!

    紧接着“咔嚓“一下!

    李敢的衣袖蓦地炸开,右臂一击之后直接软了下去,竟是被元松漫不经心间就打断了臂骨!

    群雄见元松不过及冠之年,体型又不甚壮硕,原以为会精于身法疏于力道,都未想到他居然有如此力量。

    再说元松,一击过后保持手臂前举不动,再次欺身上前,变拳为掌,直打李敢心窝。

    李敢在右臂断掉的剧痛下反应不及,被元松击中,整个人向后倒去。

    “砰”地一声,健壮的身躯砸在擂台上,激起无数灰尘。李敢抽搐了两下,口鼻涌出大量鲜血,竟不动了。

    几个少林知客僧忙上前搭救,在他身上连点五处大xue仍是止不住血。僧人们对视着摇摇头,应是适才反震之力伤及心脉,眼看是不活。

    这少年镇抚使竟只用了一招便剥夺了对手的战力,然后不顾江湖道义再度出招将其震死!

    台下一片惊呼。既是震惊于其实力之强悍,亦愤怒于其心狠手辣。

    一条鲜活的生命躺倒在血泊之中,被知客僧抬下擂台,即使见过大风大浪的群豪也有些措手不及,更遑论初入江湖的沈青了。他实在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双拳紧握,全身因巨大的悲伤和愤怒而发抖。若不是云家兄弟和唐剑使劲浑身力气拦下,便要冲到台上与元松拼命。

    江湖自古便不缺少悍不畏死的侠客与舍生取义的猛士,李敢的死亡虽说吓退了不少之前意欲上台之人,却激起更多人心中的热血。李敢生性豪爽,交游甚广,一时间群情激愤,都要为李大哥报仇。

    那边知客僧刚刚清扫完台板,又有一人飞身而上。

    沈青仍未从好友死亡的震惊与愤怒中恢复,但他知道只有更加了解这镇抚使的招式,才有可能打败他,所以强自镇定抬眼观瞧。

    这次元松的对手是一个瘦高的青年,双目通红,死死盯着元松。他比元松还瘦,比元松站得还要直,左边腰间挂了一把四尺的长刀。

    沈青听到周围人的讨论,得知台上的青年乃是太湖水寨的二当家,人称江南第一快刀的罗真。据传他自小被带到了东瀛,三年前带着东瀛拔刀术连挑太湖水寨十三太保,年纪轻轻就当了江南最大水寨的二当家。他的刀总是能后发先至,故而有足够的时间在对方出手后的瞬间,判断其出手的落点,从而料敌先机。

    沈青听着别人的介绍王五,又触景生情地想到清晨时李敢大哥介绍各派掌门的场景,不免又是一阵悲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