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惹事 (第1/2页)
此时郊外的夜景蒙上一层薄雾,墨空的星似遥遥的三五点灯笼,多少有些寂寥。孟皋与尚明裕一路打闹着,竟未察觉人到马场时已经过了半个时辰。 看马场的人原在茅草屋内睡得正香,外头的恶霸十分豪横,敲鼓一样拍着松动的门板,险些将年久失修的茅屋震塌,屋内人也怕,鞋袜未套,赶紧提灯出来迎门。 就见灯光下一块金灿灿的腰牌临面,挪开后是张十分俊俏的脸,乌眸藏笑,“劳烦点灯。” 看出来者何人,不敢懈怠,稍等片刻,马场灯火通明。 孟皋揩去额角的汗,接过尚明裕递来的一碗水,渴得不成了,抬头一股脑全往嘴里灌,未能顺利入喉的水淌过滚动的喉结,沾湿前襟,他却浑然不觉。 上回他训的那匹枣红马认人,一见他来欢得跟什么似的,一人一马于是痛痛快快地绕场狂奔十数圈不带停,地上的蹄印都陷下去三分。 喝完水,他将空碗一放,与尚明裕挨在一块,坐在角落的长凳上,因策马而深沉紧促的呼吸逐渐平缓。 林中有子规,声声若啼血。 月色也凄迷。 他们都心照不宣地听,谁也没说话。 孟皋有心事,尚明裕看出来,却没有强求他将心事往外说,他若想说,必定不会藏着掖着,尚明裕也愿听,他若不想说,便是还有顾虑,或许尚明裕也不便听。 漫漫长夜,总爱没完没了地忆起从前,在回忆中孤苦无依地挣扎。 冯樗说得对,孟皋心想,没有人会永远留在他身边。 娘亲走了,小玄子也走了,就连冯樗自己亦不愿留。 他偷偷去瞧坐在身旁抬头赏月的尚明裕。这个人,不知又会陪他多久。 可他大抵是不愿这人走的。半个多月相处下来,尚明裕与那些趋炎附势之人天差地别,相识是偶然,也从不顶着孟皋的名头仗势欺人,更是不将孟皋视为皇子。 思及此处,孟皋双膝一敞,弯腰拿肘抵着,单手托腮,目光渐深。 他与冯樗的相识也是“偶然”。 眉目一凛,想起之前尚明裕也说过“你是皇子”云云。 正烦着,转头就见尚明裕眼中澄澈的月,在他心中托起一片柔软,又因忧愁顾虑太重,沉了下去。他怕了,历经冯樗背叛,忆起幼年苦痛,得知如今在宫中孤立无援,他不禁想要珍视来之不易的得,却畏惧无法预料的失。 便郁愤地想,倘若他留不住,又何必拥有。 鬼使神差的,孟皋开口道:“没劲儿,唉,我想起了,那日在洪武街,你爹那把剑有些意思,借出来玩玩儿?” 尚明裕一听,差点没给他跪下,说:“可别,你是我亲祖宗,饶了我吧!我爹要知道我动他的剑,非得打断我的腿不可。” 孟皋继续撺掇说:“借来玩两天他发现不了,我特意观察过,那把剑他不天天佩。” “他是不天天佩,我是他儿子,我能不知道吗?”尚明裕摸了摸鼻子,“可他宝贝着呢,挂在剑堂里三天两头地擦,比我这个亲儿子还亲,啧,那剑刃被擦得贼亮,都能当镜子使了。” 尚明裕说完,正想逃,被孟皋拽住胳膊。 “一天,就借一天,保证在他发现之前还回去。” 尚明裕神情复杂,想了想,回头说:“那你把乌行云借我骑两天。” 这回轮到孟皋神情复杂,尚明裕见他这副模样,登时乐了,说:“这么宝贝乌行云,可就没剑玩儿喽!” “一天,”孟皋松开手,闷闷地说,“借你一天。” “算了吧,看你心不甘情不愿的。”尚明裕笑着站起来,两手指缝交叉,反手露出掌心向上顶一顶,又顺势伸个懒腰,像要大显身手,“行啦,谁让你是我认的兄弟,小爷宠你,给你拿剑去,这次算你赊账,下回记得还。” 少年眉如弯月,皓齿星眸,是今夜最为动人的景色,孟皋移不开眼。 心若擂鼓,林中的哀凄也悦耳起来。 尚府。 剑堂里燃着将要烧完的红烛,窗上窜过两道黑影。 “铿”的一声。 烛火摇曳。 雕虎剑架上空无一物。 翌日清晨,孟皋漱过口净过面正用着早膳,靖和宫新上任的总管太监张怀礼便奉上来一只巴掌大的漆盒。 自从小贵子被他打入暴室,没过两天,皇后又给他安排上身边人,据说这位张怀礼原是大皇子身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皇后美其名曰是怕他身边没个得力人可用,于是将张怀礼提拔了来贴身服侍,口口声声说照顾过他皇兄的,不比小贵子差。 确实,只看脸便可鉴输赢。与小贵子那张天生的苦脸相比,张怀礼倒是生得干净。 但仍不讨孟皋喜欢。 他好不容易拔掉一根刺,另一根刺便迫不及待地要长出来,怎能高兴。 孟皋以为他手里的漆盒又是皇后赏给他的玩物,正想让人随便找个地方放好,就听张怀礼低眉顺目地说是尚府送来的。 方才还有些睡意,这下可好,一扫而空,孟皋连饭都不用了,从张怀礼手中夺过漆盒,摆摆手让人退下,等屋里只剩他一个,才急匆匆地打开一看。 漆盒里躺着药膏与信,他展开来读。 子休瞒,惊浪扑沙尚有痕。 眼前浮现出一只强劲有力的手,写得一派温文儒雅的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